第十六章 新的领域(第1 / 3页)
中国市场门户大开,当然引来全球资本来抄底,尤其是国外美金进入中国就是硬通货,投资更是超级划算的买卖。在美国3亿美金只能只够一条生产线的筹建成本,但来到中国可以把一家机械龙头企业收购,这就是发达国家资本对落后国家资本的优势。
“徐工徐工,助您成功”,这句广告词充满了中国本土特色,现在却需要美国资本前来帮助自己成功。
为何徐工集团要对外出售呢?
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资金,没有足够资本进行再投入,企业希望能引进战略投资者来解决资金困局。
2005年,徐工预计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占到当地政府GDP的20%,集团总资产为72亿。
徐工虽然规模庞大,但是企业臃肿,每年利润还比不上销售额只有自己一半的民企三一重工。在国企改革号召下,地方政府准备把这个包袱甩掉,面向全球征集战略投资者。
造车
当格力引发的风暴还未平息之际,又有一场核弹级别的并购交易在北中国曝出,一南一北两大阵线相继引爆,让中国自主品牌保卫战进入生死存亡阶段。
跟格力相比,北边的交易更让人心悸。
被誉为“中国第一制造”的徐工集团,决定以20亿人民币价格出售85%股份卖给美国的投资集团——凯雷资本
如同平地起惊雷般,昔日中国第一制造,很快就要变成美国第一制造,白纸黑字协议已经签字,这让许多行业专家都喊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沦陷了”
在账目上徐工上市公司属于盈利模式,但放眼整个集团,实际上徐工已经连续亏损了3年时间,这让地方政府做出了忍痛割爱的举动。
中国最大的机械工程制造商要出售,自然引来众多企业和资本争夺。不但全球行业第一的卡特彼勒来了,就连国内民营后起之秀三一重工也大胆参与了竞争。
谁能吞下徐工,谁就能一举成为中国机械行业的霸主,尤其国内基建行业已经有复苏苗头,聪明人都知道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地方政府也知道,只不过他们经过风险评估后,觉得卖掉徐工是一个好选择。跟格力一样,除了甩包袱,还能招商引资来大投资商。
除了失去股权增值收益外,纳税、就业依旧保持不变,还能甩掉政府头上2万工人的包袱,至少今后工人失业要算在美国人头上,这是经济化的地方政府做出的理性选择。
徐工集团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的国有特大型企业,许多基建工地上使用的设备都是徐工出品。明星产品有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泵车、搅拌车等,它们被生动比喻为一个国家基础建设的螺丝钉。
截止2005年底,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领先的是以卡特彼勒和沃尔沃为代表的外资巨头,他们凭借价高质优的进口产品在工地上颇有声誉,占据高端市场。紧随其后就是以徐工、柳工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依靠传统优势占据了中端市场。另外就是三一重工为首的民营机械企业,从低端市场起家他们发展势头迅猛,开始不断蚕食国企市场份额。
三方势力虽然彼此竞争,但基本维持了稳定格局。现在一旦徐工集团缴械投降,那么柳工等国企也会成为外资目标,今后中国机械工程行业将成为外资“一股独大”的局面面对强势的外资,残弱的民营企业如三一重工根本无力招架。
在中国政府不断以国债投资基建拉动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尤其工业化、城镇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身处朝阳行业主营基础装备制造的徐工集团竟然要卖身,这真是不可想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