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1926之崛起 >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战 世界级飞机专家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战 世界级飞机专家(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在上海这个商业发达的城市,王助突然发现这个宋哲武很不简单,在闭塞的马尾他还感觉不到,可是在上海就不同了,宋哲武的工厂生产的香雪面粉十分畅销,那雪白细腻的面粉比国外的面粉还要好,香雪挂面更是开创了面粉工业制品的先河,销售也十分火爆,这两样商品竟然都有很多出口。

宋哲武的工厂生产的色布和毛纺织品,还有毛棉混纺的衣料更加不得了,不仅国内供不应求,还畅销东南亚等地,一向比较时尚的上海人竟然都以能有一身这种色泽明艳的衣服而得意。

如果说这些还都是初低级工业品,那么宋哲武名下的兴华公司生产的兴华牌染料,因为不仅价格低,品质还好与进口,得到上海各大染厂的青睐就很不一般了。化工在这个时期是只有西方国家才有能力搞好的有很高技术含量的东西,这个时候的中国甚至还不能生产火柴,都靠国外大量进口。

不过,最让王助兴奋的还是兴华制药出产的十几种中成药。现在有钱人有病都看西医,只有平民百姓付不起那高昂的医药费才看中医。而中医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没有一个药物剂量标准,每个医生开出的方子,即使是治疗同一个病人,在各种中草药的药量上也多少会有些许出入,还有熬制汤药的火候、时间一般人也很难把握。可这个中成药就不同,跟西药一样,既有片剂,也有粉剂,药量都有标准,虽然洋人开的医院还不给病人开中成药,可是这些中成药在各大药房销售的很好。甚至他们还能生产少量的阿司匹林和606针剂这样的西药。

王助认为,这一切都说明这个宋哲武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军阀”,他是深受科技救国和工业救国影响的一个有知识有抱负的“新军阀”。虽然王助一怒之下离开了波音,甚至也因为无奈和伤心离开了马尾,可他心里还是难舍飞机情节,在马尾他们只能利用有限的资金研制水上飞机,要搞其他飞机根本就没有资金。既然这个宋哲武如此有魄力,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也许在他那里真的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不过,最终促使他下决心来涞源的还是他的好友巴玉藻。当年王动到马尾后,王助就把这件事去电告诉了正在德国参加柏林第二届国际航空展览会的巴玉藻。巴玉藻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展览会结束,他去法国、比利时、瑞典、英国诸国考察航空事业,并购买了一批机器设备后,没有按计划回到法国马赛启程回国,而是直接从英国赶赴美国,他要亲自看看这个宋哲武的哥哥实力。

巴玉藻由美国回到上海后,正好宋哲武对王助的再一次邀请信也到了,和王助商量后,巴玉藻立刻赶回马尾,交卸了任务后即辞职,当然他也不忘那些和他一样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国的同仁们,串联了这十几个人到上海和王助回合后,一起赶到涞源。

宋哲武首先万分真诚地热烈欢迎他们加入第四路军航空研究院,并在巴玉藻和王助的介绍下,逐一和每个人亲切握手嘘寒问暖一番。宋哲武这样做,没有一丝做做之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他内心的,他是十二万分的真心欢迎这些中国航空工业的“希望”的到来。然后,由箫国栋宣读对他们的任命后。宋哲武又热情地邀请他们坐下,并亲手为他们每个人倒上茶。

这些人都是专家级别,最差的军衔也是中校,中校的军饷已经比他们在国外工作要高了。只是多数人对于官职并不很看重,但这说明,宋哲武对他们极其重视。

待宋哲武坐下后,巴玉藻站起身,举起茶杯对宋哲武说:“司令聚歼苏军,收复外蒙,使我国土不至沦丧,让蒙族百姓不至骨肉分离,玉藻敬佩感激不已,就以茶代酒,敬司令一杯。”

巴玉藻是蒙族人,当年外蒙在苏俄策动下闹读力,让内外蒙分属两国,他很是愤恨,甚至还上书北洋政斧要求出兵平叛,宋哲武这次收复外蒙,巴玉藻是真心感激。

宋哲武也忙站起身,谦虚地笑着说:“作为中华民族子孙,收复国土,维护国家统一是哲武本分,当不得蕴华兄如此。”

“司令说得好!这的确是中华民族子孙的本分,可是应该尽此本分的人何其多也!唯有司令做到了,司令自然当得玉藻敬佩。”说完,巴玉藻和宋哲武相视哈哈一笑,都喝了一口茶坐了下来。

对于巴玉藻提到他歼灭苏军收复外蒙,宋哲武虽然脸上没有过分表示出来,可心里是十分高兴的,这是他穿越以来最为得意的两件事,最近加入他的第四路军的大中学生们几乎都是冲着这两件事来投他的第四路军的,巴玉藻、王助等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更是如此,他们更看重抵御外掳、振兴民族这件事。

(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