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登基前夕(第2 / 3页)
杨心想,他们对父亲的爱其实不比寻常人家少。或许就是因为平常得到的就不多,失去了才更加痛。
所有的皇亲都穿上丧服后,哀悼才真正开始,哭声顿时响天动地。
可他们都匍匐在地上,杨心在侧前方,依旧站着,却再也分辨不出来谁是真情、谁是假意。
皇上驾崩后的第四天,街上撤去了白布,换成了素色的装饰,各大臣回了家里。
皇上驾崩后的第七天。宫里撤去了白布,换成了素色的装饰,各皇亲扶着皇上的灵柩去了皇陵。所有的子民排成个长长的队伍去送,有人站在十里外的皇陵外。有人却连城都没出。
因此,丧钟响过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街上已经白茫茫一片。
老百姓都躲在家里,其余的大臣在丧钟响了一声后就赶去了宫里。
因此,街上还是只有杨心一个人,像个游荡的孤魂一样,穿梭在一片白色里。
宣圣殿前的广场上,跪了一地的人。他们弯腰抽泣着,有人有泪,有人没有。
礼官准备好了丧服,可迟迟等不来杨心给众皇亲披上。所有的人就只能干等着。
杨心那天穿的很郑重,比任何时候都郑重,她穿的是黑色的官服,在白茫茫的人群中很显眼,无论如何他都是杨明的父亲,逝者已矣。杨心愿意给他应有的尊重。
扶灵回宫的时候,已是傍晚,可众大臣仍集结在宣圣殿,商讨着明日的登基之事。
如果说上次杨征代掌国事一事令众人吃惊,那传位这件事简直能令人掉下巴了,南明王论功绩,论才干都比七王爷要好的多,他一个闲散王爷凭什么做皇上?最不满的只怕要属丞相大人了。
宣圣殿上,他第一个站了出来,疾言厉色地质问杨征,“王爷这圣旨可是先皇真迹?”
杨心快走在人群中,总是怕不小心踩了谁的手,短短的一段路程,她走的格外艰辛。
五王爷死后,杨征成了最年长的王爷。于是杨心先给他披上了丧服。
他没有哭出声,可有眼泪。
杨明也没哭,也没有眼泪,可他站起身的时候身子颠簸了一下,也许有人会觉得是因为他的腿还跛着,可杨心知道他不是,哀伤使得他站不稳身子。
而杨丰,他一如既往地单纯直白,哭得脸上都是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