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元末科技帝国 > 第21章 五层小洋楼

第21章 五层小洋楼(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解决了水泥厂的问题,张光华就开始和沈立商量起了商会的正事。

“真的能够建成四五层的高楼?”听了张光华说起总商会选型的问题,沈立很高兴,但还是有点怀疑的问道。

张光华那个气啊,竟然怀疑我的专业知识?一气之下,他立马在龟谷现场采用钢混结构用1:100的比例制作了预制板、楼梯和房屋承重架构。并手把手教了赵辉和老窑主“现浇”的做法,只过了两个时辰,一个二层小洋楼的模型就成型了。

吩咐好沈立尽快为总部选址后,张光华又马不停蹄的去考察水泥的生产基地。虽然水泥的研发可以留在龟谷,但实际生产地点却必须选在河下游的某个地方,这是为了方便开造沟渠,修建水车碎石和磨粉。

草草逛了一圈,张光华就随便选了一块驻地,而他所不知道的是,他今天的一个随意之举,使得一年后这条河的附近全是密密麻麻的风车,成为了举国闻名的风车之乡、碎石基地,无数的石头会用船运过来磨成粉又用船运回到全国各地。哪怕日后随着碎石和磨粉改用电力机械后,这里也还繁荣了很长一段时间。

为了试验新生产的水泥,赵辉就和老窑主用木板将天井隔成了十几个区域,用不同的水灰比浇灌了水泥砂浆,一个时辰前他们还走上去试了一下,结果马上留下了几个脚印,于是就再也没敢踩上去。张光华低头一看,果不其然,地面上还残留着几块薄木板和几个鞋印。

“记住,隔半天浇一次水,地面再等半个月才会彻底干好,到时候就是用石头砸,也砸不坏了。”怕后面出什么纰漏,张光华又再次提醒了赵辉。

“对了,我们一起去找沈掌柜,找机械厂定制几台碎石机。然后,再建几栋房子。”

来了元朝这么久,张光华一直住在黑暗的木头房子里,觉得自己都快住发霉了。沈立不是一直准备买套商会的房子吗,其实要买不如直接建。在新世纪,钱全部都被那些房地产给赚了,现在来到古代了我也要搞一把房地产!

看到沈立就在旁边,张光华立即将他拉了过来。

接下来的这一个月,赵辉赵厂长日夜奔忙,使得“海螺牌”水泥销量猛增。其中一大部分水泥卖给了县衙,用于加固城墙,修建碉堡。而且价格出得并不高,毕竟算是支援建设。

另外一小部分就是拨给了张光华,让他用来修建商会总部。其实这也是张光华为了开拓水泥市场而修建的第一个示范性建筑。

沈掌柜将商会选址定在了城北原来的马场。自从城内的蒙古商人都走了以后,因为元朝规定汉人不能养马,所以马场也就从此废弃了。现在正好让张光华利用起来搞城市建设,而且开发马场还不用强制拆迁,也不用怕钉子户。

“嗨,老沈,听说商会已经改制了啊,机械厂的负责人是谁,你将他叫过来。”

“陈智义,你过来一下。”只见沈立一招手,就将一位瘦高个子叫了过来,这个人张光华见过,以前是刘木匠的副手,也是木匠出身,他有不错的空间想象能力。

“陈智义是吧,你的机械厂开张了没有啊?”张光华心情不错,也开起了他的玩笑。

“有,刚刚钢厂的邓云峰邓厂长向我预定了十台炼钢用的转炉。”陈智义不苟言笑的回答,如果再配上一副金丝眼镜,他就活脱脱一个大学的理工科教授。

“不错啊!刚开业就讨了个好彩头。我再给你下第二个订单,十台碎石机,十台磨粉机!不过这些都是靠风车带动的,你好好研究一下,图纸我明天再给你。”碎石可不像炼钢那样需要随时掌握好速率,所以靠水力带动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