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宪法的颁布(第2 / 3页)
高大的烟囱,冒着浓烟,用来炼铁的高炉;橙红程亮,装着铁水旋转的转炉;排列整齐,一眼望不到头的钢胚模具;这是利国钢厂。
墙上贴满了图纸,车间里机器轰鸣,工匠拿着千分尺测量零件,这是利国机械厂。
一支支火绳枪被轮流组装完成,一颗颗子弹被打磨光滑与火药一起装箱,一张张弓弩被拉弦上漆,一把把刀剑被开槽磨刃,这是利国兵器厂。
树木脱皮,机器切块,石灰蒸煮,清洗过滤,加水成型,烘干加粉,裁剪切割,这是晨光造纸厂。
木炭选型,木材加工,沾胶粘合,包装入箱,这是中华炭笔厂。
“多么美的风景啊!”跟随着村长而来的李欣岚,看着眼前一排排随着水流转动的褐色水车,和随风轻轻转动的白色风车,不禁发出感叹。
与烧窑区浓烟四溢的场景不同,碎石区一片温馨和谐。从机械厂定制的十几组机械在西溪河边一字排开,统一的制式,统一的颜色,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大家看前方,我们水泥厂的原料会先在这里用水力和风力磨成粉末,然后再到右边窑区烧成水泥。生产出来的一部分水泥会直接在这里制成水泥砖和预制板,而另外一大部分,会直接送到城墙上浇灌墙体。”负责接待的沈立,这时灵活的当起了“导游”。
“接下来我们回城视察钢厂和机械厂,顺便在回去的中途看一看用水泥修补的城墙。”
“哇!好壮观啊!”不光是李欣岚,同去很多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整个县城的城墙全部用钢混结构加固了一遍,一眼望去,像一条灰色的长龙。再加上城外零星点缀的暗堡和铁丝网,甚至让人有一种整个县城就是一头钢铁猛兽的错觉。
等看完了龟谷里面这些工厂,所有股东都已经被机械化生产带来的效率所征服。特别是李大和吕光甫,当参观到兵器厂的时候更恨不得当场就将所有的武器拖走。
“有了水泥的帮助,我们的城墙已经完全修补好了,而且质量更好,强度更高,现在我们的工匠已经开始修建第二层城墙了,这层城墙将会使整个县城的面积扩大一倍,并且新城墙会将水泥厂在内的土地和山头全都包含进来了,预计到年底就可以完工了。”沈立跟着大家气喘吁吁的爬上城墙,然后又继续着他的解说。
进了城,等大家来到龟谷,看到河边一列一列的水车,山谷上一排一排的风车时,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这边的水车和风车,不是用来碎石,而是用来带动机床的。
原来在等待商会总部修好的这段时间,张光华不光制定了一批千分尺等测量工具,更是画出图纸让机械厂手工打制出了几款简单的机床。其中有带刀具的螺纹车床,用来给兵器开血槽的刨床,开刃的磨床,和给火绳枪和炮筒开膛线的镗床。
本来他还想弄出能进行平面操作的铣床的,但发现这玩意儿要弄出来太困难,才只好作罢。好在有了刨床,一般的机械加工也够用了,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些车床、刨床和镗床的刀具都是铁匠们纯手工靠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其实古代铁匠们早已经掌握了很高的淬火技术,能够生产出强度很高的刀具,如果不是效率太低,哪还有钢厂什么事呢。
在龟谷转了一圈,李欣岚已经完全被震撼得说不出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