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宪法的颁布(第3 / 3页)
沈立他们这才看到,原来马车上竟然驼着一个被放大了无数倍的火绳枪,他们无不脸色大变,这一发下去,得杀死多少人啊!
这次没有人敢上去乱动了,大炮的制造者黄大,当仁不让的亲自操刀。有条不紊的装好了火药与实心弹,黄大点火后立即捂住了耳朵。
“嘭!”仿佛大地都开始震动。
没隔多久,又是一声“嘭”,只见对面山壁上尘土飞扬,一整块巨石已经击中,然后飞灰烟灭。
“哇!”
如果说在龟谷,让大家见到的是技术实力,那么当大家来到了码头,见到的就是经济实力了。
只见码头的仓库中,堆放着成堆的安溪茶叶、德化陶瓷、仙游蔗糖和永春棉布等特产。船夫们正你来我往的将物资搬到货船上,然后撑着船一路顺流而下。西溪河的下游就是泉州,而这些物资都是张光华为了和泉州的阿迷里丁秘密通商而准备的。在没有元军插手,零贸易关税的刺激下,阿迷里丁和张光华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等到考察完毕,吃过晚饭,张光华单独将军队的将领留了下来,最后的重头戏就来了,那就是,武器试射。
山脚下,看着一箱箱新式火绳枪搬到靶场,沈立和吕光甫早已经迫不及待的冲上去了。
“军师,这就是你造了很久的新火铳?怎么会造的如此精良?”沈立将枪一拿到手,立即感受到了它的不同,这和之前用旧火铳改造成的“准火绳枪”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3297字)
在工匠们的指导下,沈立带领着手下的将领硬生生将一整箱弹药都打完了,直打得所有的枪管都发红了才作罢。
而到试验炸药包和手榴\弹时,最高兴的就属黄氏两兄弟了,他们两人一个是理论专家,一个是爆破专家。点燃引线,当炸药包将事先凝固好的钢混掩体炸得四分五裂时,他们无一不是惊讶得张开了嘴。
当手榴\弹也投掷完毕后,大家都以为试射已经结束了。
“咦!你们看,那是什么?”突然一个眼尖的将领看到几个工匠正牵着一个用红布盖着的马车过来,惊奇的叫到。
“这就是我研制出来的守城大杀器,红衣大炮!”张光华走过去将红布一掀开,自豪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