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316节(第2 / 5页)
推荐小说:
所谓“悬壶济世”,医者父母心。
也能让读书人一展所长,济世救人嘛。
故而古代的职业里,医生才会叫“大夫”。
这也是因为学医的人,文字功底必须要扎实,而且中医医学博大精深,要想学会贯通,起码十年八年的才行,还要有累计经验的时间,一个好的大夫,没个十几二十年,是不可能成为“名医”的,那些中医年纪愈大经验越丰富,故而一些人只管找老中医看诊。
话又说回来了,能读书识字的不多,人家要是真的聪明,早就科举出仕了,读书不好的也会奔着教书先生这种清闲工作去的,除非有大毅力的人,读书识字之后,静下心来学医,哪怕学的不精通,能给普通人看病就行了。
说一句“过五关斩六将”亦不为过。
可这万里挑一的科举,能考上的人少,考不上的人太多了。
总不能,一直读书下去吧?有条件的倒是可以一直读书,没条件的呢?
没条件的人太多了,读书虽然不如练武费钱财,可也不是一般人家供得起的一项事业。
怎么办呢?
吕山长就是要求学子们,能治疗一些头疼感冒的就行了。
“他们将来都要进京赶考的,哪怕学一点手艺傍身,那也得选择岐黄之术!”吕山长一拍桌子:“起码,他们以后考不过……还能有个手艺混饭吃。”
这个时期的大夫们,也不都是名医什么的,而且治不好的病,也会明说治不好,请患者另请高明之类的话。
一般来说,大家头疼脑热的都会挺一挺,实在不行才会找大夫看看病。
那些家里供不起的读书人就会放弃科举,改别的行当了。
一般就是教书先生,账房先生,或者是给某个大家子弟做启蒙先生。
无一例外都是需要识文断字的行业。
可这些都不太符合读书人的性情。
只有一个行业,是先贤们都称赞过的,那就是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