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93章 烽火台与信号塔

第293章 烽火台与信号塔(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若是能相隔五百里,还能准确传达出“范疆你给我往北奔袭百里,再往西奔袭五十里,狠狠偷袭敌军后部”,那效果就完全不同。

“只是这番邦文字,传达起来似乎颇为简单。”

提点完尉迟敬德后,李世民看着半生明君四个字同样心情也有点复杂。

作为一个领军的,张飞对此感受最是清楚。

云长在襄樊之战获取良马数千匹,如今都是当宝贝来呵护的。

孔明闲时把玩也发现了,透过玻璃视物,所见之物会有明显的变形。

十年前宋金刚兵败,尉迟敬德就是与张万岁一起投于陛下。

就连张飞的脸色也慎重了不少:

“烽火若是举火为号,仅能在夜晚,殊为不便,若是白天燃烟,所费颇多,又易误发警示,只需换一换……”

这种信号塔的优势是传讯人员不需要知晓传讯内容,只需要依葫芦画瓢就行。

传讯的人员不需要知道传讯的内容,等信息传达到目的地之后,会有一个通讯人员对比密码本将内容破译出来。

而它的工作原理和烽火台差不多,观测附近高塔比出的形状,然后有样学样传达给下一个通讯塔即可。

更重要的是,孔明研究了一下,用这种密语似乎短途通讯更加好用。

光幕上映照出来的据说是密码本的东西让刘备眼晕,但孔明和法正很快就看出了门道。

光幕上是一个简笔勾勒的小人,托着一个圆筒在眼前,对准了远方一个微小的信号塔。

这种烽火台可以看作是在一个小土塔上修建了一个小房屋,就跟咱们今天的水塔似的,不过上下只能靠绳梯攀登,这样即使被袭击,上面留守的烽火兵也可以砍掉绳梯,然后燃火发信号。

战场上就是因为担心信号混淆,以及传递不变,因此只能靠燃烟,传递尽可能简单的信号。

这套装置也很快被人改进,比如奥地利建造的高塔用的是电灯,类似摩斯电码在晚上传讯。

他们都唯有羡慕的份儿。

东突厥所有的马匹当然不止这个数,但既是要统治对方,那自然是要仁慈一点,不可能将人家的东西全给抢了。

再后来还有人灵机一动,将只需要玻璃就能做的望远镜也融合了进去,这样两座信号塔之间距离可以放的更远,节省了成本。

光幕举的例子清楚,因此他也很快明白过来,这套传讯重要的仅有两物:发讯者和收讯者都要懂的密语,以及多样组合的标志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