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545章 元绅,启动!大航海时代,关闭!

第545章 元绅,启动!大航海时代,关闭!(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现在元军中,正规军的部分,一般由豪族自己的家丁,和朝廷组织的专业募兵组成。元廷会从土人身上收钱,提供不错的军饷,专门养活这些人。所以,虽然规模不算大,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还算可以。他们也很鄙视当地土人,觉得这些人都是些不堪用的异类,不屑于与之为伍。

要是德里苏丹国还在,他们的计划可能还要难一些。但十年前那会儿,德里苏丹国被帖木儿皇叔给盯上了。

德里苏丹国是天方教扩张的前线,最有名的几个加齐国家之一。王大喇嘛之前说过的,毁灭那烂陀寺,最终消灭天竺佛教的,就是他们。不过,出于紫帐汗国也不太懂的……大概是某种宗教原因吧,帖木儿皇叔还是向他们发起了圣战,最后成功消灭了这群佛敌。

之后,德里苏丹国就在帖木儿势力的打击下,趋于瓦解。东南部的孟加拉地区,出现了一众小王国,彼此互相攻伐。

目前看,这几年,明朝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元军并没有因此放下心,反而更加警觉起来,甚至主动出击进行试探。一些有识之士,也主张趁这个机会,尽快扩充实力,增强后方。这些零散的势力,自然也就成了爪哇元准备动手的目标。

而且纵观历史,这两千年来,造反的老百姓是越来越能打了。秦末的时候,陈、吴之流,很快就被官军干掉了。到汉末,朝廷忙不过来,但各地豪杰纷纷起兵,也可以很快把黄巾军消灭。唐末的时候,地方豪强却反而不愿意和黄巢交战,害怕自己的实力会在战斗中受损。到元末,暴民甚至开始追着官军打,简直反了天了。

可能就是因为实力对比出现变化,各地的头面人物,也越来越没有面子了。

最早的时候,朝廷完蛋,对于地方豪强可能还不是坏事,因为他们就可以自己谋求上位了。哪怕没人造反,大族门阀也会主动谋求更高的地位;到隋唐之后,豪强已经很难自己出面谋求天下,只能各自支持一个有能力也好说话的代理人,代表自己这个团体的利益;而到了元朝灭亡这会儿,就算一些士绅捏着鼻子去支持朱重八,他也不怎么领情。嘴上说得倒是好听,但实际上一有机会,就要给缙绅先生们找茬,实在是缺乏职业道德。再这么下去,天知道今后还会遇到什么情况,不会转头就朝他们动刀子吧?

而且,要是后世,不靠各个豪族养出的高级文人,只靠那些下层出身的读书人,就能打天下了,那可怎么办?豪门大族,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对这些问题,爪哇元确实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连在那边临时当过几年小官的罗先生,都有不少了解。

他们要是成功了的话,欧洲人就算过去,估计也抢不到好处了。到时候,维持航海的动力,恐怕也会消散很大一部分吧。当然,这和紫帐汗国就没多大关系了。

对于这两个问题,爪哇元也分别得出两个结论。其一,是需要杜绝不良影响,让那些扶不起的蒙古人滚出大元。其二,元朝闲着没事儿在那抬举蒙古人,有个屁用?又没什么收益,又被人反感。需要改变政策,去抬举最能打的汉人才对。

对他们来说,现在的好处是,由于不在汉地,汉人并不多,所以这个想法,还真的有可行性。时间长了,甚至感觉汉人还不太够,放松了一些标准。这些汉地的元朝遗老,和南洋的汉化人群,就成了他们的“国人”基本盘。

在实践中,可能是在满足军事需求的同时,也要随时准备进行镇压,所以,一方面,元军很喜欢大量征发土人充军;另一方面,也对军事技术和训练严格限制。不被认为是“自己人”的士兵,很难获得充足训练的机会,更不可能接受兵法教育,学习指挥的技术。

罗先生当初对此有些不解,说后赵也好,金国也好,都是严格区分本族和被统治者,觉得这样能保持战斗力,但最后都失败了,为什么不考虑这些教训呢?

结果人家告诉他,那几家是用蛮夷当本部,汉人当附庸,用战斗力不行的蛮夷,镇压潜力巨大的汉人,自然不行。如果反过来,用汉人当本部,蛮夷当附庸,汉人镇压蛮夷,就是当年周天子那套礼法,符合文武圣王的教导,享国足有八百年,可见就很成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