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兵贵神速,发动吧!(第2 / 3页)
推荐小说:
从辈份上,李来亨要叫两位国公叔叔大爷;从官爵上,黄立只能算是个白身,只是有三太子使者的加成。
“临国公和黄先生都在呀,正好在一起商议。”袁宗第和郝摇旗其实并不意外,笑着还礼,称呼着李来亨的爵位,显示出以公对公的态度。
李来亨客套了两句,便依言和黄立坐下。四人一桌,就差一副麻将牌了。
郝摇旗干咳了一声,开口说道:“如今八营已经编制完毕,各有统领的军官。等兴平侯的人马赶到,自编两营,也没有什么麻烦。”
由于是各家联军,总不能打散重编,基本是按照原班人马划分,各营的统领也是哪家的兵,哪家来指派。
这样的孤注一掷,全因为相信黄立。如果攻打夷陵没有缴获,无功而返的话,黄立真的觉得无脸见人。
可惜,自己似乎已经江郎才尽,在没有所需材料的情况下,无法再弄出什么大杀器。
即便如此,李来亨也是十分满意的。新笔趣阁
不管是火药改造,还是配重式抛石机,还有简单易造的木头炮,各种木制、陶制的爆炸物,都提升了己军的战力。
随着工匠们加班加点的生产制造,武器数量在很快增长,更使李来亨对坚守茅麓山有着很强的信心。
比如李来亨派出的五营人马,便分由将军李春缑、高凌云、周士贵、王希忠、黑有功率领;
只要能攻下夷陵,获取城内大量的粮草物资,便能够长期坚守,一年半载也不在话下。
兵法有云:急攻则伤士,久围则耗粮。清军虽众,驻于野外,风吹雨打,又能围困到几时?
 当然,李来亨对于黄立提出的内外线作战,依然是十分钦佩推崇。
在他看来,坚守既然有把握,有信心。跳至外线作战的部队在数量上,便可以更多,在清廷虚弱的统治区纵横攻掠。
正在此时,袁宗第和郝摇旗联袂而来,李来亨和黄立赶忙起身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