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青岛之战(二)(第2 / 3页)
推荐小说:
这样一来,攻击面就显得狭窄,难以发挥兵力优势。
暂时撤退,甚至是在胶州城驻防,诱敌更加深入陆地,才能使骑兵有发挥的空间。无论是迂回,还是冲阵,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要象现在这般,用人命硬刚,既难以取得突破,又白白死伤,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就在此时,稍显沉寂的明军火炮,突然爆发出阵阵隆隆轰鸣。图喇微张开嘴巴,望着凌空掠过的炮弹,满脸的吃惊之色。
这一轮炮击,目标并不是撤退的清兵,而是红夷大炮的阵地。
因为火炮的铸造工艺,比起后世还远远不行,火炮射击几轮后就得散热,清理炮膛,否则,填装的火药极易自燃。
所以,除非是铜质,红夷大炮通常不会连续发射超过三四次,否则,极易造成炸膛事故。
“开炮!开炮……”
一面面小红旗在激昂的命令中挥下,一颗颗炮弹凌空而起,又纷纷落下,在敌群中此起彼伏的爆炸。
明军的青铜火炮在散热和延展性上要强过红夷大炮,而且,能够填装加量的发射药,却不必太担心炸膛的问题。当然,这也是有限度的。
显然,明军隐藏了火炮的威力,或者说是射程。明明最远射程能达到一千六七百米,却只对五六百米内的清军进行轰击。
不仅如此,明军还有二十门火炮一直蓄势待发,没有开火轰击。
图喇发出了收兵的命令,心中有些沮丧。
既然是试探,达到目的也就是了。接下来,就要打造楯车,准备沙袋,进行填壕作战了。
“大人,地形地势不利我军,贼寇火炮凶猛,卑职以为当暂时撤军。”山东总兵杜树伟躬身禀道:“况且,器械不足,难以攻破阵。”
图喇看了杜树伟一眼,露出赞赏之色。现在下达撤退命令,保全了他的脸面,可谓是及时雨。
当然,杜树伟说得也没错。敌人的阵地一边靠海,临山设防,既占着居高临下的地利,清军还要远离海岸,防备海中的敌船开炮轰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