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84节(第1 / 5页)
“若不是朱襄公让我们有余粮了,这两日正是最饿最冷的时候,还过什么年?”
“对啊,有余粮就是好。”
“我家五郎说南边的地长得更好,县令说要征人去南边安家,他想去。唉,南边有朱襄公在,好肯定是好,就是这一去,这一辈子就难得再见一次面了。”
一位老人说着说着,开始抹眼泪,其他人纷纷安慰。
“儿孙自有儿孙福,家里有人奉养你,他想去就去吧。”
比如留一块新布,存一块好肉,换一点精米精面精粟,提前打几捆柴。到了除夕的时候,一年都灰扑扑的庶人用奢侈的热水和皂角、草木灰搓一次澡,换上今年新布做的新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有肉的精粮。
这便是过年了。
荀子在这两天是不放假的。
他总会带着学生们在这两日选一个乡村住着,让学生们看看这两日庶民脸上的笑容。
他带的弟子不仅是儒家弟子,而是咸阳学宫包含百家的弟子。
“是啊,日子过得好才是好事。”
“听闻南秦有很多楚国逃难来的女子,各个都擅织。你家五郎去了南秦,说不准能讨一个在吴郡夫人手下学过织布的好女子。”
听到这句话,有老妇啐了一口:“啊呸!楚人女子怎么会有我秦人女子擅织!吴郡夫人在咸阳的时候就教我等织布,她们都是后来的!”
其他妇人也破口大骂,还有人指着那人鼻子骂,说以后不给他家人介绍好女子。
引发众怒的那人立刻连连道歉,还从家里抱来一包炒熟了南瓜子分给众人,才勉强被原谅。
所以有的弟子会化身临时小吏,手捧《秦律》为邻里调解纠纷;有的弟子会为村里买了红纸的富户写祝福词,贴在门口挡灾;有的弟子搭台子说书,能把一行人的路费都赚回来……
荀子就拄着拐杖坐在村中老人身旁,与老人们唠嗑。
“以前每天生活浑浑噩噩的,睁眼闭眼总是一样地过。现在总想着‘过年’。”
“是啊,这就是盼头吧?”
“我家孙儿天天都吵着想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