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66节(第5 / 5页)
推荐小说:
这意味着她随便溜达溜达就能走到兴庆宫,连车马都不必准备。
这可太方便了!
制科考试既然是推荐制,还是由皇帝亲自试策,考生人数当然不可能太多,各地举荐上来的名额加起来拢共也就几十个。
相对地,制科的录取人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朝廷缺人的时候可能录取六七个,不缺人的时候可能只录取一两个。
即使只录取这么一两个,录取率也比进士科略高一些,进士那可是真正的百里挑一啊!
李林甫闻弦歌而知雅意,对这些人的安排已经心里有数了。
有数归有数,考还是要考的。
自开元十六年起,朝廷便在宰相张说的提议下把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每到这天群臣就会陪李隆基观看各类文艺表演并为李隆基献上诗文,如今已经算是相当盛大的聚众拍龙屁节日。
制科日期便定在八月初,好叫这批参加制科的青年才俊能赶上千秋节这个好日子,与群臣一起给李隆基过个热闹的生日。
在揣摩李隆基心思以及想方设法讨好李隆基这两件事上,李林甫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的。
三娘溜达到兴庆宫外,很快见到了自己幼时的书法老师颜真卿。
“先生!”
三娘跑过去喊人。
师生两个一起参加制科考试,算起来也是前所未有的奇事。
八月初一,李隆基意思意思地上过早朝,便亲临勤政楼观看这场文辞秀逸科考试。
兴庆宫有两栋名楼,西边一栋是“花萼相辉之楼”,简称花萼楼,主要用来举办偏娱乐向的宴饮活动;南边一栋是“勤政务本之楼”,主要用于各类政务活动和赐宴百官。
因为李隆基今年大多住在兴庆宫,所以今年的制科考试也就设在勤政楼这边。
这对三娘来说可太省事了——
常乐坊和兴庆宫之间就隔了个道政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