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中物 第26节(第3 / 5页)
拉了一圈,没有重要的私人消息。
她收起手机,消沉道:“又不是五万块, 有什么牛的。”
室友乐观:“五万块早晚有的啦。就算考研考不上,去教培也能苟五万年薪吧。”
李铭心知道五万不难。给池念做陪读先生也能五万一年, 但太不稳定了。一旦和雇主闹点不愉快,或者教学方式和学生思路不同轨,很容易被换掉。
她一直搬家,没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没有安全感,总在跟又穷又蠢的人卖乖,挣扎在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里。
周日阴。
今天池念上马术课, 所以没有排英语。
李铭心起了个早,做了套考研英语真题,模拟分估算八十多, 还可以。
九点开视频给学生上阅读技巧, 结束这些是上午十点半。
室友在宿舍学不进, 见李铭心忙完了,撺掇她一起去市图书馆学习。
就算上了大学,这一切也没有好转多少。
教育欺骗了她。
学校没有告诉她,越是要往上走,越是要拼父母。
大一大二的时候,同学之间的悬殊还停留于籍贯哪里,高考几分,期末绩点多少,入d积极分子了没,履历又添了几个对外交流活动。这些都是付出努力可以回报的事。
但到了大三大四,具体到实习单位的申请,雅思托福的刷分,出国留学的计划,工作单位的“安排”,再到买车买房,都出现了巨大的悬殊。
大四学姐干不过新生对期末的热情,想学习的时候, 校图书馆预约满了。市图书馆是社会人学习的场所, 学生比较少, 地方也宽敞,很适合去学术避难。
李铭心算了算公共交通来回时间, 仅二十分钟, 很近, 可以接受, 于是拿起公交卡和室友出发。有太白大道东垫底, 去哪里好像都不远。
路上, 她掏出手机, 稍微看了下消息。
群消息多得可怕, 嗡嗡一阵狂震。
室友凑头看了一眼, 嚯了一声:“五万多条消息,李铭心,你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