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失控(第1 / 4页)
正因如此,面对乱成一锅粥的京城,建文帝一点都没有死里逃生,或者终于锄奸,可以睡个好觉的
这一夜,大家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天亮时,大街小巷都张贴了告示,宣布国丧,说昨晚中秋节逆贼燕王收买刺客刺杀皇上一家子,太后和衡王遇难……大家要众志成城,同讨国贼云云。
可是街头巷尾的包子铺茶馆,却在流传截然相反的说法:衡王谋反,刺杀皇上无果,反而误杀了亲娘吕太后,事败后,点火自焚。
还有说是身为原配嫡子吴王朱允熥不满建文帝这个庶长子出身的哥哥,豢养刺客,刺杀建文帝全家。须知论继承权,朱允熥的出身最硬,比衡王更有机会登基。
朱允熥也不是真傻,连忙撇清:他根本没有参加昨晚的家宴——早在下午皇室宴会结束时,他就以喝多了的理由回到吴王府。朱允熥懂的眼色,他不是吕太后生的,母族常家又被灭族,一直夹着尾巴做人,低调的就像空气,才不会去凑热闹。
又有不知那里的谣言,说是京城藩王们下的手,想要杀侄儿,谋帝位。
菊花台, 满地伤, 花落人断肠。
一座座“花开富贵”、“龙凤呈现”等等巨型灯架倒下, 大火连成一片, 幸亏有宫人“拼命”救出了吕太后的遗体, 然而衡王是怎么都救不出了,最后只剩下一具焦尸。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人间富贵景象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后宫菊花台的火光将夜空映衬得通红, 不知真相的吃瓜群众还以为后宫继千盏孔明灯之后, 又玩起了新的花样, 纷纷拍手叫好,宫里的人就是会玩。
有人欢喜有人忧。
藩王们都是逃难逃到京城的,如今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兵权全没了,军队解散了,身家性命全在皇上手里,一听这个,谁受得了?
为了保命,藩王们都去孝陵哭高祖皇帝和孝慈皇后,以表清白去了……
于是乎,上到朝堂,下到百姓,都怎一个,乱字了得。至于告示的官方说法,说燕王干的,反而没有几人相信,太多的嫌疑人,大家都觉得动机最大、最有可能的那个、尤其是官方宣布确认的反而最不可信。
这实质上是对建文帝执政能力的怀疑,都说皇上金口玉言,如今连自家门户都不清净,连亲娘都没有好好保护,大过节的被人杀到家里去了,这样的皇帝,还可以信任吗?还能够守住江山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只不过菊花台火光渐渐熄灭时,禁军、五城兵马司纷纷上街, 宣布全程戒严, 驱散了秦淮河两岸观灯的百姓, 全部关门闭户,不准外出。
各个街坊皆关闭坊门,设下路障, 层层把关。
百姓这才晓得是出事了, 也不知从那里传来的谣言,说燕王得了天兵天将的帮助, 要打进城来了。
于是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彻夜难眠,心想燕王要是进了城, 是主动迎接呢,还是拖儿带女快跑?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极少数跟着建文帝一条船上的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官员, 大多数都选择前者,反正谁都皇帝都是老朱家的人,大家税照交、官照当、日子还要照常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