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折戟沉沙(第2 / 3页)
要知道,那些华夏战斗机还在三十多千米之外,就算已经发射了导弹,也不可能立即飞到F-22A跟前。
当然,导弹不是来自那些J-11,甚至不是来自前方,而是来自后方。
惊恐之中,四架F-22A的飞行员注意到,在屏幕上出现了几个敌机标示,而且这些敌机就在他们后方。
突然出现在后方的敌机!?
J-20A!
没错,就是电磁干扰!
四架F-22A同时受到电磁干扰,还是全频段压制干扰。虽然AN/AGP-77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在多个频率上工作,而且在受到干扰的时候会主动改变工作频率,但是工作范围在八吉赫兹到十二吉赫兹之间,并不是不受限制。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实施压制干扰就能让F-22A变成瞎子。
当然,要把理论变成现实并不容易。关键就是,频段太宽了,压制干扰的难度极大。
采用常规手段肯定做不到,不过一些极端手段就未必做不到。比如,让一架J-16携带五具专门研制的干扰吊舱,每个吊舱负责该频段的五分之一,而且采用大功率电源,使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足够的输出功率,就能够产生压制干扰效果,从而让F-22A的雷达无法正常工作。
只不过,持续的时间肯定很短,最多只有几分钟。
猛然醒悟过来之后,四名扶桑飞行员吓了个半死。当然,不是他们惧怕J-20A,而是回头看到了射来的导弹。
四架F-22A后面,各有四枚导弹,而且是两大两小,两枚PL-10与两枚PL-10。
显然,偷袭的J-20A一次发射了足够多的导弹,确保在F-22A进行机动规避与发射干扰弹的情况下,也能将其击落。
狠,真是够狠!
所幸的是,在高强度空战中,几分钟足以决定胜败。
惊慌之中,四架F-22A的飞行员几乎同时切换了主屏幕的显示数据,也就是利用由预警机提供的数据来锁定华夏战斗机,然后发射AIM-120D。即便不太理想,但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就算有误差,也不会对命中率产生多大影响。关键就是,只有这样才能赶在敌机之前发射导弹。
四名飞行员的动作整齐划一,也只是他们接受的培训完全一样。
也就在这个时候,四架F-22A的导弹告警机响了起来,而且是尖锐的啸叫声,表明导弹已经逼近。
哪里射来的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