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争世界 > 第三章 首个成果

第三章 首个成果(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建造实验堆之前,周自强就在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到,受到各相关技术限制,特别是主要设备制造成本的限制,实验堆不具备明显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出的是科研价值,即由他提出的理论模型能不能在实践中获得验证。做为一名纯正的科研人员,周自强显然不会考虑经济上的问题。

当时,该项目能够获得大力支持,不是因为实验堆的经济价值,而是军事价值。

做为军事应用,首先考虑的绝对不是使用成本。

拿张清芳开始提到的发电成本来说,就算一度电达到了两元,在军事应用上也完全可以接受。很简单,如果采用燃气轮机做为动力,由电动机推进,一艘全电战舰的发电成本在此之上,而不是在此之下。

正是如此,军方全力支持实验堆的建设,提供了大部分经费。

“有别的问题吗?”

周自强点了点头,说道:“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验堆的经济效益没达到设计要求,甚至差了很远。”

赵耀国的眉头跳了几下,不过没有多问,等着周自强说下去。

哪想到,周自强竟然闭上了嘴,没有往下说。

“主要是堆芯的制造成本。”张清芳接过话题,说道,“根据我们获得的数据,实验堆堆芯的使用寿命没有预期的那么理想,不会超过二十年,也许只有十年。果真如此,那么实验堆的经济效益就没有达标。”

此外,还有一点备受军方重视。

这就是,按照周自强提交的设计方案,实验堆是一个小型堆,获益于基础理论,实验堆天生就不存在小型化问题,反到是在提高功率,即大型商用化上存在很多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

“能不能具体点?”赵耀国朝张清芳看了过去。

“实验堆堆芯的造价高达二十亿,而测试时的稳定输出功率为三十兆瓦。按照十年的使用寿命计算,即便不考虑其他的费用,而且电能的转换率达到理想的百分之六十,一度电的发电成本也高达一元二毛七,是火电站的五倍。如果算上其他费用,那么一度电的发电成本将超过两元。”张清芳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从商用的角度看,即便堆芯寿命达到设计的最低指标,也就是二十年,也没有商用价值。”

赵耀国眉头紧锁,随即又叹了口气。

其实,这个结果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一年多前,张清芳与周自强完成了实验堆的设计工作。接下来,建造实验堆的工作正式启动。一个多月前,在用掉上百亿的经费后,实验堆在华中某秘密科研基地正式启动,“问天计划”的第一个成果落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