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掌舵 > 2 杜林祥的生意经:亏二十万不如亏一百万

2 杜林祥的生意经:亏二十万不如亏一百万(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刘光友为杜林祥泡完茶,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见没了外人,吕有顺也调整了神态与语气,他缓缓说:“今天找你来,主要是为大剧院的事。原来的建筑商是家上海企业,一再延误工期,我已经决定和他们终止合同,而且市政府也下了文件,这家公司以后没有资格承接河州境内的任何一项工程。”

吕有顺讲话时虽然表情温和,却有一股遮掩不住的霸气。他继续说:“我记得上回在三亚,你说建筑行业是你的老本行。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接下这个工程,而且要赶在四个月内完工?”话说间,吕有顺又将一本厚厚的建筑资料交给杜林祥,说是让他先了解一下情况。

杜林祥说:“能否赶在规定时间之前完工,我现在还没看资料,实在不敢夸海口。”

吕有顺说:“那你就先回去,把资料看一遍,再给我回话。”

杜林祥点点头:“我回去连夜研究资料,明天就给你回话。”

<h2 class="section j-chapter yd-marbom-20 yd-lineheight-3" data-titlelevel="2" data-paragraphid="c2e286471df74272af36da1a87db10f3_5">2 杜林祥的生意经:亏二十万不如亏一百万</h2>

如获至宝的杜林祥赶紧丢下手头的事情,飞一般赶往市政府。来到市政府后,刘光友说领导正在会客,有些情况由他先跟杜林祥通报。

据刘光友介绍,几天前吕有顺去正在建设的河州市大剧院现场办公,对于工程进度很不满意。吕有顺当场拍板,与那家屡屡拖延工期的建筑公司立即终止合同。再有几个月时间,河州市就要举办首届音乐节,大剧院就是为了迎接音乐节建设的。现在必须找一家有实力的建筑商,在剩下的几个月内,赶工完成这项工程。几天下来找了好几家大公司,对方都说无法按时完工。杜林祥的公司在河州的建筑界也算小有名气,吕有顺便想到找杜林祥来问一下。

听完刘光友的介绍,杜林祥心中纳闷,政府刚开始找的那几家公司,论实力都比自己强。送上门的生意,为什么这些公司都不愿意接?杜林祥暗自揣度,没准这都是吕有顺使的障眼法,目的就是走走过场,最后让自己的公司来接单?真要是这样,吕市长也挺够朋友的!

只一会儿工夫,办公桌上的电话便响了。刘光友拿起电话“嗯”了几声,然后扭头对杜林祥说:“客人已经走了,咱们过去吧。”

吕有顺说:“好!”在送杜林祥出办公室时,吕有顺又说了句:“音乐节是我到河州后抓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在主要领导那里,我也是立下军令状的。音乐节的开幕式就要在大剧院举行,届时除了省委、市委领导莅临现场,我们还要邀请北京的领导出席。”

杜林祥显然明白这句话的分量,他说:“吕市长交代的事,我一定全力以赴。”

回来后,杜林祥立即招来公司里的全部工程技术人员。他要认真瞧一瞧,吕有顺到底送给自己一个怎样的“金娃娃”?一伙人翻图纸、看报表,忙活了整整一晚,最后得出一致结论,这压根就不是什么“金娃娃”。

林正亮说:“怪不得政府一开始找那几家企业,谁都不肯接招。按照政府给出的报价,根本就没什么利润。”

卓伯均的办公室算是简朴的了,不过吕有顺的办公室看上去,似乎还要略逊一筹。只是墙壁上挂着一幅吕有顺同某位大领导的合影,彰显出办公室主人的非凡身份。这幅合影,是领导人在香港接见吕有顺时留下的。它仿佛在无声地告诉所有人,吕有顺是从大地方下派过来的领导,与缺乏上层关系的本土干部相比,具有天然的优越感。

吕有顺招呼杜林祥坐下,他装作是从不认识的样子说:“这位就是杜总吧?”

杜林祥也只好跟着演戏:“我就是杜林祥。”

吕有顺点了一下头,说:“这几天我让建设局帮我找一下咱们河州比较有实力的建筑企业。他们报上来的名单里,就有你们企业。所以,今天就冒昧地把你请来了。”

杜林祥欠身说道:“这是哪里话?吕市长有用得着的地方,那是我的荣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