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德教育集团(第2 / 3页)
“能引进当然好,平秋市在幼教这一块,市场很大,只是一般民办的幼稚园规模小,师资、设施、场地等都相对低档,发展潜力和竞争力都弱。”杨东轩对这方面只能说是粗线条了解。“如果有理念较新的去办幼稚园,肯定有很好的潜力,平秋市那边的家长对孩子教育也有很高的期望。”
“我有一个同学在省城做幼教,诚德教育集团在省城名气不小,省城外听说的应该是诚德中学。”
“诚德中学确实名气大。”杨东轩说,平秋市最顶尖的初中学生,就想考入这所中学,而每一年最多有三个学生能够竞争入选。当然,花高价钱入学的,那是另一回事。
“诚德教育集团历史悠久,最初是办高中、初中,十年前增办小学和幼教,这两年又把目光投向职教。他们幼教的发展很快,这几年开始放周边延伸,幼教这一块是块大蛋糕他们要发展壮大,也是他们集团自身的布局。”周瑾瑜对这更熟悉,“诚德集团会不会将注意力放到平秋市去,确实可以力争一下。玥秋跟那边也熟,你让她跟对方先接触接触,约一约。”
“好,不论是城南区还是平秋市,在幼教上都有必要引进新的活力。”杨东轩说,“至少城南区绝对没有问题,不知他们会办多大规模的学校?只要诚德集团有意,我立即给城南区汇报,前期准备工作城南区那边可做起来。”
“我们小时在哪里读书?”周瑾瑜说。
“话也不能这样说,两地教育有差异是事实,不能否定。你就是这极端,有什么好。”周阿姨说。
“周老,这次回去我让人了解一下平秋市学前教育情况,看哪一所最适合嘉嘉。”杨东轩说。
“近一些更方便。”张蓝说。
“有车,也无所谓。”杨东轩说。
又讨论一会,绝对可能性不小。诚德集团有意对外发展,平秋市发展空间又大,开办分校又有地方支持,对双方而言都是美事。
宋玥秋便到外间打电话,前后说了将近一个小时,其他人倒是有耐心等,宋嘉伦却几次跑到妈妈身边缠闹。直到得知妈妈是在帮爸爸做事,才安静下来。
“平秋市幼儿园到底怎么样?我听说七八十个小朋友挤在一间教室,受不受得了啊。”宋韵秋说,“一间教室有几个保育员,能不能照顾过来。”学位再紧也不怕嘉嘉插不进去,有杨东轩来办理,她担心嘉嘉不习惯。
“那是一小、二小和三小,学生数确实多了些,这次城南区准备开办两所规模在500到一千人的幼稚园,缓解学位过紧的问题。”
“那你赶紧了,最好春季入学办一所理念新的幼稚园。”宋韵秋说。
“你当是打帐篷,办家家啊。”杨东轩苦笑着说,明年春季能够让学生入校就很满意了。
“能不能引进外人到平秋市办幼稚园?听说办幼稚园很有赚头,孩子的钱最好赚,关键是要办好,家长不会舍不得多花点钱。”宋韵秋说,省城有贵族学校,也有全托幼稚园,收费不是一般的高,服务质量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