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人在资本下,不得不低头(第1 / 4页)
方玉斌说:“袁总说过,投资就是投人。你虽然从没见过何兆伟,但通过我的介绍,已经把这个人的脉号得分毫不差。何兆伟好面子,够专注,对技术一腔热情,但不够大气,不能团结身边的人,所以火石科技一出手,就把他的公司挖空了。”这段话既是陈述事实,又在吹捧领导。袁瑞朗听后,嘴角挂着一丝浅笑。
方玉斌又说:“袁总已经把何兆伟这个人看透了,不过对于他开发的那款软件,大家心里还是没数。毕竟咱们不是软件专家,光听何兆伟吹得天花乱坠,心里终究不踏实。”
“现在就踏实了?”袁瑞朗问。
“踏实了。”方玉斌点了点头,“咱们不是软件行业专家,火石科技的叶云来可是专家。火石科技能做到今天的规模,足见他对于行业趋势的把握十分精准。叶云来这回不惜重金也要击垮何兆伟,说明他对新软件有所忌惮,唯恐何兆伟做大。”
方玉斌接着说:“按照惯例,投资公司在做出决策之前都会做详细的尽职调查,请行业专家来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与可能收益。可是现在,叶云来却帮我们把活儿干了。”
方玉斌走进袁瑞朗的办公室,一脸诚恳地说:“袁总,我是来向你检讨的。”
袁瑞朗只顾低头批示文件,连头都没抬。隔了一分钟,他才开口道:“玉斌,这种错误可不应该发生在你身上。”
袁瑞朗点燃一支烟:“幸好这次只是一个小项目,出席会议的只有上海公司的人。如果是大型项目,总公司领导也在场,来这么一出,叫我怎么收场?”
“你批评得对。”方玉斌赶紧点头,“都是我工作不够周延,才出现这种纰漏。”
“你那个同学也是,这种事都敢放鸽子!”袁瑞朗余怒未消。
袁瑞朗沉吟一会儿,问:“作为商业对手,彼此展开竞争,甚至使出一些手段都不足为奇。你何以认为,新软件已到了让叶云来忌惮的地步?”
“关键就在于,何兆伟还不配做叶云来的对手。”方玉斌说,“火石科技的营业规模,比起何兆伟的光迅科技,高出几十倍,两家企业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何兆伟曾经提过,去年有人想买下光迅科技,出价500万,他有些心动,但最后没有谈拢。叶云来此番出手,算上登广告、挖人的各项开销,怎么着也得400多万。一家估值不过500万的小公司,却值得叶云来砸出400多万去进行攻击,就很耐人寻味了。”
方玉斌接着说:“据我所知,叶云来是个爱惜名声的人,不会轻易背上恃强凌弱的恶名。另外,火石科技正在运作赴美上市,如今处于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企业一般都会谨言慎行,唯恐节外生枝。叶云来却大张旗鼓地来这么一出,只能说明,他已经如坐针毡。”
“照你这么说,咱们倒要谢谢叶云来。”袁瑞朗跷起二郎腿。
方玉斌搓着手:“那天我找了他一下午,就想逮着他痛骂一顿,可惜一直联系不上。到了晚上,电话总算打通,才知道他被警察抓走了。”
“出了什么事?警察为什么抓他?”袁瑞朗有些好奇。
方玉斌赶紧把何兆伟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听完之后,袁瑞朗沉吟了半晌,说道:“我看你今天不光是检讨,还有话要说。”
跟在袁瑞朗这种精明的领导身边,既要多花心思,又能省去不少麻烦。这不,自个儿心里想的,人家已经帮你说出来了。方玉斌说道:“我肯定是来诚心检讨的。不过,经过这件事,我对何兆伟公司的了解的确进了一步。”
“你倒说说。”袁瑞朗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