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成为高手,就不能让情绪控制自己(第3 / 4页)
“还有,”丁一夫将后背靠在沙发上,“聊天记录对燕飞来说不过是几则丑闻,但对于你方玉斌,后果却是灾难性的。你是用非正常手段盗取个人隐私,然后再把它散播出去,不仅荣鼎会开除你,以后也没有哪家公司敢用你。”
丁一夫似乎动了怒:“以你的聪明,大概会去琢磨如何不动声色地把聊天记录流传出去,既让燕飞身败名裂,又不至于引火烧身。但你忘了一句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种事终究会有人查清楚。幸亏今天胜峰去办公室加班,发现了情况,我才告诉他,一定要把你从火坑边拉回来。”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丁一夫说得没错呀,自己这招撒手锏,换来的只是玉石俱焚。为了扳倒一个燕飞,搭上自个儿一辈子的前途,实在不划算。想到这里,方玉斌真有些后怕。
丁一夫指了指书桌上的那幅字:“我写的这首诗,就是专门送给你的,拿去好好看一看!年轻人有才气是好事,但不能遭遇一点挫折就钻牛角尖,让才气变成了书生气。记住,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多谢丁总的教诲。”方玉斌点了点头,脸上既有感激,更有羞愧。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丁一夫的眼睛始终盯着宣纸,口中淡淡问了句:“这是谁的诗?”
书到用时方恨少,方玉斌并不知道此诗的出处。林胜峰却开口答道:“这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诗作。黄景仁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一生自恃才高却颠沛流离。乾隆年间,他受陕西巡抚相助做过县丞,不料35岁时客死他乡。”
丁一夫笑了笑:“胜峰的学问,又有长进。”
丁一夫屏气凝神,继续写下此诗的后半段: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刚才我说了第一件事,接下来说第二件事。”丁一夫说,“既然你在上海公司待不下去,我打算给你挪个地方。”
“挪地方?”方玉斌一脸茫然。
丁一夫接着说:“金盛集团项目是荣鼎资本近年来遭遇的最惨痛失利,不把这个烂摊子收拾了,我是夜不能寐。我已经决定,上海公司不再负责这个项目,由总部直接接手。总部会派出一个管理团队进驻江州,团队人员由总公司任命,对外,它是荣鼎在江州的全权代表;对内,它直接向我汇报工作。我打算派你去江州,担任管理团队的负责人。”
故意停顿了几秒,丁一夫又问:“管理团队只是临时机构,负责人没有正式级别。你愿意去吗?”
“愿意!”方玉斌毫不犹豫地答道。他当然清楚这个职位的特殊意义,正如丁一夫所言,处理金盛集团项目是荣鼎目前的头号大事,哪怕没有任何级别,只要能够在第一线负责操盘这个项目,就意味着你得到了高层的极大信任。丁一夫说得很清楚,任何工作直接向他汇报,在荣鼎资本这可是好些个分公司总经理都没有的殊荣。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丁一夫将毛笔一搁,接过林胜峰递上的毛巾,擦拭起额头。接着,他坐到沙发上,抿了一口茶:“小方,我知道你委屈,心里还有许多疑惑。今天没时间和你说太多,只是告诉你两件事。”
丁一夫又说:“你要搞垮燕飞,我没啥意见,但你要把自己搭进去,我却舍不得。所以,才让胜峰阻止了你的愚蠢行为。那些聊天记录,从此删掉吧,就当什么也没发生。”
丁一夫的口气异常严肃:“聊天记录里有些什么,我不晓得,也没兴趣知道。但我明白,纵然里面有见不得人的东西,燕飞顶多灰溜溜地滚出荣鼎,而你付出的代价,却比燕飞大得多。你不仅得离开荣鼎,还会成为公司的公敌,进而在整个职场都难以立足。”
丁一夫缓和了一下语气,继续说:“瞧你眼睛里布满血丝,估计昨晚没睡好吧。我大胆揣测,聊天记录里应该不止燕飞一个人的龌龊事。你想过没有,一旦燕飞的事情曝光,无异于告诉公司所有人,他们的把柄都攥在方玉斌手上。大家会怎么看你?是不是人人都想拔掉你这颗眼中钉、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