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金牌投资人 > 1 战士没有选择战场的权利,商人也没有选择市场的

1 战士没有选择战场的权利,商人也没有选择市场的(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苏庆辉立刻反驳:“你把货币贬值、贷款利息都算上了,怎么就不算国际油价的下跌呢?金盛海外买油田的时候,国际油价飙到了最高,一桶有上百美元。如今呢,跌到了几十块钱一桶。”

看着方玉斌侃侃而谈的样子,苏晋心里直乐。中东和加拿大的油田她不清楚,位于中亚的那块油田,因为董劲松的缘故,她却颇为熟悉。这块油田分明就是华子贤被一个国际掮客忽悠了,哪来的什么乐观前景?

待方玉斌讲完,苏庆辉说道:“中亚那块油田,因为尚处于前期勘探阶段,未来结果谁也说不清。至于中东与加拿大的油田,我倒有所了解。”

苏庆辉接着说:“中东的油田是华子贤从一家英国石油公司手里买来的。在此之前,人家已在油田开采了近十年。像这类老油田,即便目前的产量还算稳定,但用不了两三年时间,产量一定会大幅萎缩。否则,英国佬也不舍得把它卖出去。”

苏庆辉又说:“至于加拿大的那块油田,尽管距离李嘉诚的赫斯基油田地理位置不算太远,但地质结构却有天壤之别。像这种地质结构的油田,开采成本往往要高出20%。”

见苏庆辉把金盛的油田贬损了一番,丁一夫心中却在窃喜。自古挑货才是买货人,讲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实则是为杀价做准备。丁一夫说:“苏总说得没错,金盛旗下的油田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咱们又去哪儿找十全十美的油田?”

丁一夫接过话茬:“苏总当年闯南洋时,把旗下的加油站、成品油仓库都卖掉了。不过这几年,他又在华北地区建起好几座工厂,专门生产、维修大型采油机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苏庆辉说,“在国内市场,各种原因使得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不可能去搞采油、炼化以及大宗石油贸易,只能另辟蹊径,想办法搞一些加工配套产业。”

苏庆辉接着说:“国外的限制少一些,所以我组建起船队,把重心放在石油贸易这一块。”

苏晋说:“想必苏总也是深受垄断之苦。”

苏庆辉摆了摆手:“什么垄断不垄断的,都是学者们研究的事情。我这个人读书少,不懂这些事情。有句话叫战士没有选择战场的权利,我想商人也没有选择市场的权利。在什么样的市场,就因地制宜做什么样的生意。整天抱怨这、抱怨那,是读书人干的事情。”

丁一夫接着说:“就说国内吧,核心油气资源牢牢掌控在国有企业手中,好油田轮得上其他人?在那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美孚、壳牌、道达尔等西方老牌石油企业早就完成布局,别说像金盛这样的民营企业,就连实力雄厚的央企,到海外收购的也绝非第一等油田。不客气地说,桌上的肉早被别人抢光,有点青菜萝卜也还算不错。”

“你这个比喻倒也贴切。”苏庆辉笑着说。

苏庆辉的烟瘾大得出奇,登上游艇后不到一个小时,便抽了三四支烟。丁一夫戒烟多年,在荣鼎资本,没有哪个员工敢在他面前抽烟。苏庆辉却没有这些顾忌,又点燃一支:“说说你们的价格吧!”

丁一夫挥手将飘散在眼前的烟雾驱散,接着说道:“苏总知道金盛目前的状况,既然是迫于无奈的甩卖,也就不想赚钱,只求保本。合同都在那里,华子贤当初多少钱买的,如今就多少钱卖给你。”

丁一夫叹了口气,表情显得有些痛苦:“说是原价出售,其实也亏了本。这几年时间,因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了多少?还有那些贷款,几年下来光利息就支付了几千万美元,这部分的损失也得我们承担。”

苏庆辉几句平淡的话语,却在方玉斌心中激起波澜。都说读书使人明理,但懂的道理太多,有时也未见得是好事。世上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又岂是你一个人抱怨得完的?像苏庆辉这种人,没读多少书,也不去琢磨大道理,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赚钱这个单一而执着的目标。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都可以滚一边去!

在自己的主场,苏庆辉信心很足,几句客套话一说完,便直奔主题:“上次在北京同丁总聊过,我对金盛集团在海外的那几块油田有些兴趣。这次请大家来新加坡,就是希望进一步沟通。”

“好啊。”丁一夫抿了一口乌龙茶,“上回同苏总在北京见面之后,我就吩咐人把有关油田的资料整理出来。玉斌,你给苏总介绍一下。”

“好的。”见丁一夫点了自己的名,方玉斌立刻正襟危坐,滔滔不绝讲了起来。

方玉斌对金盛集团的情况十分熟悉,介绍起来几乎不需要看材料。据方玉斌说,金盛集团旗下的油田大致分为三大板块,一个板块是在中东地区,这里的石油产量稳定,品质也有保障;第二个板块在加拿大,是华子贤三年前买下的,距离李嘉诚在加拿大买下的赫斯基油田不远;第三个板块就是在中亚地区购入的油田,目前还处于前期勘探,未来前景十分乐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