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部电影的票房,究竟掺了多少水分(第2 / 3页)
“太好了!”方玉斌十分兴奋。可别小看这10%的差距,它的放大效应,没准顶得上几千万真金白银。每场电影少付10%,片方就能节约出资金去同更多影院谈排片,影片的排片率上去了,就不愁观众不掏钱买票。
任小军掏出烟,先递给客人,接着自己点燃:“买票房时还有一种最经济实用的办法,就是做假场,我们的行话叫过数。比如说影院的早场和晚场,原本观众很少,这时咱们就直接给影院好处费,让他们把这场锁起来。在影院排片和购票系统上都能看到这个场次,并作为售罄处理,实际根本没有观众。好处费一般是10%,也就是说,咱们用10块钱,就买回100块的票房。作为影院一方,片子都不用放,把成本都省掉了,他们也乐意这样干。”
方玉斌问:“这样明目张胆作假,会被戳穿吗?”
任小军说:“这种手法内行人一看便知。比如一部片子在全国都没排片了,却发现它一天还卖个几百万,然后死不下线,那么肯定在玩过数。但圈里谁也不比谁干净,大家都闭口不言了。”
袁瑞朗把目光投向方玉斌:“你是昊辰影视的总经理,你说呢?”
这种大事,可不是方玉斌能拍板的,所幸他昨天已经请示过丁一夫,于是信心满满地伸出五根指头:“5000万。”
任小军有些吃惊:“据我所知,这部影片的拍摄成本还不到5000万,你们就舍得掏这么多钱买票房?”
方玉斌说:“5000万这个数,是丁总定下的。丁总说,任总很看好这部电影,他自然相信任总的眼光,因此不怕花钱。”
方玉斌接着问:“5000万够了吗?丁总说不够还可以加。”
袁瑞朗高兴地说:“由任总操盘,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
任小军说:“接下来,就谈一谈具体的营销细节吧。”
“好啊!”袁瑞朗说,“之前在电话中,任总说目前最有效的营销手段就是花钱买票房。尽管这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事,但基于电影市场的现状,咱们也只能同流合污了。”
“我也不喜欢买票房,但当所有人都不守规矩时,独善其身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任小军苦笑道,“片方提供影片,通过影院售票,再由观众付钱购买,从而达成一部电影的票房——这是正常的生态链。但如今,许多片方自己出钱购买大量电影票,再以赠送和低价售卖的方式将电影票给予观众,这就叫买票房。通过买票房,不仅可以制造高票房的假象,还能排挤同期竞争影片。道理很简单嘛,谁肯撒钱买票房,影院在利益驱动下就会拼命排这部片子。那些不买票房或出手不够阔绰的片子,连排片的机会也没有。”
佟小知算是长了见识:“怪不得市面上经常有八九块钱的电影票流出,敢情是人家买了票房,再低价放出来的。”
任小军说:“你们可真是大手笔,一部小成本的制作,却按照大片的规格来做营销。”他接着说:“5000万给别人,够不够不好说,但放到我手里,一定够了。我的本事,就是把每一分钱花到刀刃上。”
“什么意思?”方玉斌问。
任小军说:“买票房虽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里面也并非毫无讲究。首先,是时机的选择。去年一部港产片,是另一家公司负责发行,他们用分阶段的方式买票房。上映前两天买一点,然后就歇下来,等到影片热度降低再来买,这样平均用力的目的,是把票房稳定在一定水平。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方玉斌等人尽管恶补了不少电影市场的知识,但比起任小军这种老油条还是差得太远,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只听对方继续说:“一部片子能否炒热,就看前三天,分阶段买票房实则是分散力量。这部港产片前三天买票房的力度小了,没造出多少动静。片方慌了神,赶紧加拨资金买票房。可惜错过了最佳时机,即便投钱也于事无补。而我发行的片子,讲求决战决胜,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三天之内必见真章。”
任小军又说:“我在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好歹还有几分薄面。一般人买票房,影院会要求至少包下50%的票量,他们才开一个场。一场电影,你先买走一半的票,影院起码不会亏本了,这时再通过正常渠道卖剩余的票。而我出面,这个百分比可以降到40%。”
楚蔓笑着说:“前不久有个导演朋友发微博抱怨,说如今还有首日不买5000万以上票房三天能过亿的电影吗?看来人家没说假话。”
任小军说:“吃了亏的人,发几句牢骚也正常,关键是咱们不能吃这个亏。”顿了顿,他又说:“在金钱社会,游戏规则都变得简单了。比方说买票房,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以我的公司为例,分布在全国各地有300多个工作人员,他们会挨个上门找影院经理谈。影院对于送上门的钱,一般不会拒绝。影院收了钱,票就算出了,虽然是否到达观众手中还是个未知数,但数字已经计入票房总数。”
“之前我也了解了一下,如今各家电影发行公司,几乎都在用这种手段买票房。我很好奇,国外也这样吗?”方玉斌问道。
“国外还真不这样。”任小军说,“买票房之所以流行,我认为和大众心态有关。近些年去法国出差,每次我都会去影院。问了好多人,如果一部影片的票房特别高,你会有兴趣去看吗?结果法国人全摇头,他们说各人的偏好不同,别人喜欢的电影未必是自己喜欢的。在中国我们做过无数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人们的从众心理特别强,一部电影票房冲高,很多人都会选择去观看,仿佛大家都看了,自己不看会显得落伍。在这种背景下,买票房自然成为营销利器。”
“你们准备拿多少钱出来买票房?”任小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