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崇祯末年 > 第二十七章 池鱼之殃

第二十七章 池鱼之殃(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倪元璐也赞同道:“王侍读说得不错,吸取前人经验,记取教训,这才是撰写历史的本意。”

倪元璐见朱慈烺和王枫都一副深以为然地样子,便继续讲道:“大众所合为正,将所自出为奇……”

王枫这阵子跟着倪元璐学习,见识没长多少,毛笔字倒写得不错,王枫的笔法出自启蒙导师黄道周,石斋先生尤精楷书,所以自然也跟着学楷书,而倪元璐工书画,擅长行书草书,两者用笔有相似之处,风格上黄道周偏于遒丽,而倪元璐侧重奇传。

王枫对于倪元璐讲的兵法没朱慈烺这般感兴趣,干脆和倪元璐学习书法,他记忆印象中小时候曾听石斋先生说过,书法写得好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涵养,在朝为官尤其重要,皇帝不可能认得每个大臣,但一手好字却可以加深皇帝的印象,所以记忆中……石斋先生似乎都在锻炼他写字,也因此就算王枫前世书法不怎样,但是身体的记忆依旧还是记得怎么写,所以王枫的一手楷书还颇有石斋先生的风格。

王枫这时想到那从未谋面的师傅,自从他得罪了周延儒,被连贬六级谪戌广西后,就愤而辞官在邺山讲堂开坛讲学。

※              ※              ※

侍读学士倪元璐一路摇头晃脑,一副当代大儒的模样唸道:““战胜,则所以存亡国而继绝世。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王侍读你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王枫一副好学的模样拿着一枝苏制的极品狼毫,一边振笔疾书的书写一边回道:“对于战争应该慎重考虑,战胜固然对于国家前途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穷兵黩武也会为国家招致屈辱和危机。”

倪元璐低头看了他写好的字,点头赞赏继续问道:“同意否?”

王枫没有停笔不可置否地道:“孙子曰“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又曰“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虽说战事虽不可取,但也不可不备之,自古以仁义为本,仁义无法施行时,只要合乎道义者即可战之。”

倪元璐并非拘泥于门户的顽固夫子,虽然知道王枫曾经师学于黄道周,听到他要向自己学习书法,倒也是不吝指教,他拿起王枫方才写的一手行书,见其字体灵秀神妙、意气密丽,兼自己与石斋之长,颇有自成一家的感觉,不禁赞道:“王侍读这字是越写越好了,看样子石斋先生的一手好字你已尽得真传,再搭配我教授的草书,嗯……妙!甚妙!”

朱慈烺从倪元璐手上拿过那张宣纸,见上头写的字的确写得比自己好上许多,不过口头上丝毫不认输,撇嘴道:“呿!没什么嘛……普普通通而已。”

海大富突然走进来道:“太子爷……田国丈来向太子爷请安。”

“唔?田弘遇?”朱慈烺二丈金刚摸不著头绪,自己是周皇后所生,而皇后和田贵妃一向相处不睦,何以田弘遇会找上自己?还要向自己请安?

王枫见太子在发呆,便用手肘轻碰他两下,朱慈烺回神:“喔……请国丈进来吧。”

朱慈烺坐在另一个桌案,一副深以为然地接着道:“即为……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安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王枫听到朱慈烺说出这句话,不禁暗叹:“这如今天下大乱,谁不是打着这个旗号?攻其国,安其民?谁不是为了自己利益,又有谁真的想过黎民百姓?”

倪元璐见太子一副理解赞同的样子,不禁欣慰道:“孔圣主张足食、足兵有其必要性,意指先充实民生经济,再加强兵防军备;利用农闲时教民以战,有备无患。”

朱慈烺一听这句话和王枫主张的练民团有异曲同工的感觉,便取笑道:“玉堂,你的练民团的主意该不会是抄袭孔老夫子的吧?”

王枫也是头一次听到孔子也曾经主张过“农闲练民”的主意,当下停笔微笑道:“记取前人教训,学习圣贤经验,怎能说是抄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