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公主发威(第2 / 4页)
更何况,朱棣和朱允炆打架,那是亲戚打架,大家都是外人,谁打赢了都是朱元璋的后代。可要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在国泰民安的时候跳出来要造反,那就是作死。
“这倒是,”阿九想了想说道:“如今武将们没有造反,可乱民造反就已经吃不消了。应该给予武将地位,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和逆贼作战。”
“公主英明。”
“那是自然。”
“太祖成祖文韬武略就不说了,重要的是,优秀的军队都是打出来的。太祖建国,手下能征惯战的将领层出不穷,但是你想想那些人起先都是什么出身?没有人生下来就会用兵,也没有人生下来就能算尽天下事。正是在那个乱世,豪杰辈出。”
“张士诚、陈友谅……无不是一方豪杰。在强大的对手磨砺下,太祖手下的精锐自然势不可挡。到了成祖,经历了靖难之后的军队也是钢刀出鞘,杀意难平。五伐漠北把偏安的蒙古小朝廷打的土崩瓦解。问题就在英宗皇帝的身上。”
“他即位之后,官军依然是战力强大,朝廷里不乏善战将领。可惜的是,土木堡一战全部葬送。最精锐的部队都灰飞烟灭了。重新征召的军队自然战力下滑。致命的是,就从英宗起,文官系统一家独大,把武将姻亲踩在脚下。按理说,周遇吉是一省总兵,蔡懋德是巡抚,两人品级一样。可周遇吉在蔡懋德面前敢不低头?”
“哪怕是一品武将,在二品文官面前也得低声下气的装孙子。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主帅都得猫着腰做人,别指望军队还有多尖锐的意志和战斗力了。”
周王之所以大把大把撒钱,那是怕死啊。李自成围攻开封几个月,真的是打的天昏地暗。如果周王抱着钱不放,就成了鲁王一样的下场。不过,开封那一场打完,周王府还真比之前穷了不少。好在命还留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将来继续捞。
晋王被阿九那么一说,也算是醒悟了过来,搂着钱有什么用?大家都是亲戚,都知道皇帝穷的一塌糊涂,国库空的饿死耗子。真要是因为军费不力,山西失守,那可好,自己的万贯家产就双手给了李自成。还说不定被李自成拉去砍了头。
钱财身外物嘛,先放个十万两出来,让王枫的面子过得去。如果王枫嫌少,那么再加十万两也不是不行。晋王府不敢说富可敌国,但区区几十万两银子还是不会伤筋动骨的。
没想到的是,王枫已经充满了感激之意,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晋王的手:“晋王,您是太辛苦了,若是各个王爷都像晋王您这样忧国忧民,哪有反贼肆虐的机会?晋王,本官替麾下将士多谢晋王恩德,此战若胜,那捷报之上,晋王当是首功之臣。”
“首功之臣可不敢当,那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本王尽一些绵薄之力而已……”
“所以,武将必须抬头,文武要平衡。”
那些深层次的问题,王枫根本就不和阿九说,什么土地兼并啊,什么皇亲国戚太多了啊,没用,说了只是给自己找麻烦。这种事,向来是心动不如行动,像这样敲打着晋王的竹杠不亦乐乎,皇帝看着也舒心,贸贸然把自己挑在风头浪尖上对文官体系宣战?根本就不是时候。
阿九蹙眉道:“武将地位加强,很怕是唐朝时候的藩镇。”
“这不是问题,想要造反,必须得有机缘。如果国泰民安,大家安居乐业。突然有个疯子将军跳出来说,大家反了吧。没人理他。你想想,当年宁王准备了多久想要造反,可是造反的消息传出来,正德皇帝准备平叛,大军还没动,阳明先生就把宁王给灭了。气得正德皇帝楞是把宁王放出来,又给灭了一次。”
其实,王枫很想告诉他,当年朱棣靖难也是离死不远,但是此人气运太强,加上明军不敢伤害,屡次死里求生。如果朱棣是摆开军马和朱允炆正面刚,那就等死好了。可朱棣直取南京,还有兄弟帮着开城门,算是胜的极险。
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儿,晋王便起身告辞,王枫和阿九送到府门外才散去。
“怎么不多要点?”阿九诧异的问道。
“山西竹杠要慢慢敲,一下子把人敲狠了,接下来想要敲别人,就难了。”王枫笑道。
阿九缓步走着,幽然道:“当年太祖皇帝逐鹿天下,成祖皇帝五伐漠北,打得鞑子望风而逃,根本不敢迎战,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明的官军已经沦落到打个反贼都要如此艰难了。”
“你真的想知道?”王枫瞥了她一眼,这个天真烂漫没有机心的公主,倒是一个不错的宣传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