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黛玉是个小哥哥[红楼] > 150.做个吉祥物

150.做个吉祥物(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你说他没有想过造反啊——特么永泰帝在他还在江南的时候,指名道姓要黛玉到京城(做人质)的时候,林如海心里滑过的暴戾让林如海自己都害怕好吗!

只是觉得不是不能忍,并且觉得造反超麻烦的,刚好黛玉又考了个举人要进京考进士了,这才让林如海按捺住了内心的暴躁把黛玉送去了京城。

要不然……

就像本朝,皇帝陛下虽然已经不错了,可那智力水平和反应速度,还是没比上林如海呀。

这是什么原因呢?

书里提到,这是概率问题——

皇族在上位之后,一般操作都是搜罗天下美女入宫给皇帝生孩子,一般皇帝也都会生那么十个八个甚至如同永泰帝这般龙精虎猛的还有十几个,历史上有几十个儿子的皇帝也不是没有,然后一般会从这十几个,几十个儿子里选一个来继承皇位。

但是这种几十中取一的选出来的人,拿什么和全国读书人的万中取一比?

书中提到,一般朝代开始之时君主都不会昏庸到哪里去,在建国之时往往都能政通人和,明察秋毫,能带领着整个国家的民众走向更好的未来。

然后带不了几代,帝位在皇室之中代代传递,运气好点最多就是有那么一两个中兴之主能给国家续上一命多传个几代,运气要不好的话直接就会导致王朝的灭亡,然后再换来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揭竿而起推翻这个朝代建立新的朝代。

然后皇帝素质就会是“朝代建立-明君-昏君-朝代灭亡-朝代建立-明君-昏君”的这个循环。

从无例外。

不过这倒不是这本书自己的特殊发现——毕竟每个国家立国的时候都会对前朝历史进行一番评析,都能得“子孙不孝”的结论,并且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回头也不孝然后毁掉祖宗挣下的大好河山,各个立国的明君都会花式加强皇子教育。

这么一来,皇帝的素质就始终比不过同期从万千读书人中厮杀出的臣子。

接着,臣子的想法皇帝就未必会懂,皇帝还会为了打压臣子,拒绝一些本来很好的提议而强行出一些令人智熄的昏招给臣子制造麻烦,某些个别猜忌心重的皇帝还会记恨臣子比自己有能耐随时防备着那臣子夺.权造反,这防那防的,不定什么时候臣子一扭头一跺脚就真反了免得担了虚名,一撸袖子直接和皇帝对肛。

并且只要皇位还从皇子里选,这个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这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往往不是最有手段的人,但凡是最有手段的人和最有权势的人之间爆发了矛盾,那就是国家不稳的结局——而权力争斗哪有不死人的,这时候再折损几个国家重臣或者是聪明皇子,国家综合实力绝对下降一大截儿。

一来二去的,帝王素质可不就得逐渐下滑,滑到最后连祖宗基业都守不住么。

看到此,林如海自己都抹了一把冷汗。

什么给儿子最好的老师,最重的课业,什么把儿子带在身边好好教导政务,要是性格太软就丢到军营里去历练,给一个官制和正经朝廷差不太多的东宫给太子练手,为了不让太子学了后宫妇人宫斗的小巧手段便不把皇子养于妇人之手……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

皇子的素质还是渐渐下滑,滑到了最后皇帝的素质会跟不上臣子的素质,等到什么时候绷不住了,国家就完蛋大吉。

哪怕如同前朝那样,有严格得令人窒息的上书房,皇子们从六岁开始就得寅时起身读书至戌时,一年到头休息的时间不到十天,六十遍大法把每一个皇子都教成了至少是中上之姿,可皇帝素质还是不可避免地往下滑,还是不可避免地干不过同时期的最优秀的大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