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娱乐圈之思考者 > 331.难题

331.难题(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目前周洁茕在节目中的形象是,对国文兴趣浓厚但是学得不怎么样,对历史没有兴趣于是更加不怎么样——有一些历史问题不同国家看法不一,用来勉强留学生没什么意思,韩国艺人跑日本活动也不想被问到独岛归属壬辰战争,将心比心,肉食者都没扯出个结果的事,还是不用来为难小人物了,节目的制作团队讨论了一下,决定让周洁茕只对现代韩国感兴趣就好。

当然,拍综艺不是做慈善,周洁茕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或资本让制作组对她额外照顾,躲开了历史问题,顺便构建了韩语说得好英语也不错的语言能力者形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需要有人垫底的时候,周洁茕就要多担待一点了。有语言拖后腿的情况下学得慢一点懂得少一些,一般不会被diss得太厉害。

而周洁茕并不甘于“跪倒在语言关”前的形象,辛苦而用心地学习着。

但在《idol补习班》的镜头前,大家差不多都是辛苦而用心的,没有一点即通的天才是当然的事,另外众目睽睽之下,也没有人敢公然划水摸鱼。黄恩妃、孙周延、郑宇硕三个应届生勤勤恳恳,目标非常之现实,或者说接地气,趁着过去学的那点东西还没忘干净一鼓作气考上大学总比像金珉奎那样复读好,不然以后恐怕就一直是高中学历了。要是后面工作实在繁忙,休学又没有什么难度,至少比过高考这一关要低多了。

他们的态度最接近备考考生,我们要的并不多,一次解决考上理想大学就行。金珉奎作为复读生,在某些地方却与应届生有着相似之处:

“这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部分,没有到最难的地方呢”,郑智雍无奈地说,靠前的大题难度不能太过火,可是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大题,“只是以前没有练习过,加油,你们可以的”。

回应他的是一排的死鱼眼。

“我完全可以理解”,在中间休息时,郑智雍坐在临时搭的小棚子里,为他的学生们说了句话,“过去做全日制的学生,碰到数学题也有过很多头痛的时候,现在要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补习高中的内容,虽然回避了难度比较高的部分,但是大家的基础普遍不太好,这中间又有自己的工作,有困难是很正常的”。

郑智雍上课由浅入深,过去大家都在玩命背书,需要动脑子的题目难度却不算高,就像他开始给大家讲的复数运算,本质上还是一种死记硬背,辛苦是辛苦,但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学习的过程中,怎么能没有“怎么学也学不会”的剧情呢?节目拍到现在,也该卡壳一回了。

于是郑智雍遇到了他补习班老师生涯中的首个难关——其实没什么好意外的,如果只是老师划划重点,学生不停地背诵,这个节目没意思不说,也不是考前突击的打开方式,为了更多的分数,总归要尝试一下那些考验理解与分析、难度又不是特别高的题型。从哪个角度上说,现在的情况都是一种必然。

复读一次就好了,坚决不要第二次!

“进度可能太快了”,郑智雍平静地面对教学中的不顺,同时难免有一点点沮丧,“我都没有那么快弄明白的东西……时间能多一点就好了”。

郑老师体恤学生们时间紧张,学生也要体谅老师的辛苦。虽然出道时间晚了一点,但是因为年龄偏大,入学时间也早,优等生形象的郑在玹渐渐地成为了“学生代表”一样的存在:“我们过去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了,和一般的学生没有办法相比。”

他的表现并不算差,说这样的话没有问题。

伴随着节目的推进,每个补习班学生的形象也根据他们本身的设定和在节目中的表现,不断地调整和变化着。学霸的设定不一定好驾驭,学渣的定位则不一定讨人喜欢,因此复杂然而鲜明,是镜头前的学生们最理想的形象。

艰难学习的同时还要记各种超出日常用语范围的专有名词的周洁茕,在她的草稿纸上写了密密麻麻一大堆公式和中英韩语对照表。用非母语的语言学习难免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但是周洁茕的情况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惨烈。首先,人家很小的时候就来韩国了,来韩国之前也许接触过平行垂直坐标系,但不一定先听说过中文版本的向量法线二面角,一开始接触的就是韩文版或者英文版,语言带来的障碍就小多了,其次,周洁茕韩语说得很好,这种情况不是特别有天赋,就是特别肯下功夫,语言问题会给她带来障碍,但也不会让她跪得太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