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 第5章 无字碑

第5章 无字碑(第2 / 1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693 长寿二年 一月 来俊臣诬陷皇嗣李旦谋反未遂

697 神功元年 年初 来俊臣与武懿宗等人制造大冤案

其实真正打动武则天的,是“弑君篡位”四个字。这让她顿时明白,此刻无论立谁为储都有风险,上上之策是既不断绝武承嗣的非分之想,同时保留李旦的皇嗣身份。皇嗣跟太子是不同的。前者只是认可血缘,后者才确定权力继承的政治关系。因此谁来接班,仍然是巨大的悬念。

悬念即伏笔,伏笔即炸药,炸药即隐患。此后,两派斗争的激烈程度如下表所示,不亚于革命之前。

武周革命前后与储位之争有关事件一览表

年份 年号 月份 事件

684 光宅元年 二月 中宗李显被废,睿宗李旦继位

不能说女皇没有动过立武承嗣为储的念头,事实上王庆之起先也颇受优待。陛下甚至给了他特别通行证,以便随时可以出入宫廷面陈己见。这就足以让他得意忘形。

但,为什么又被一脚踢了出去?

因为李昭德给武则天打了预防针:承嗣既已封王,那就不宜再拜相。以皇亲国戚之尊,而居中央政府之要,是不合适的,也是有风险的。魏王的权力不能太大。

女皇解释:承嗣是朕侄儿,故委以腹心。

李昭德说:儿子尚且有篡位弑父的,何况侄子?

690 天授元年 九月 武则天称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武承嗣封魏王,武三思封梁王,诸武皆封王,诸亲信赐姓武

691 天授二年 一月 始杀酷吏,丘神勣等人死

691 天授二年 九月 王庆之率众情愿废皇嗣李旦,立武承嗣为储;武承嗣和来俊臣诬反对派大臣谋反,数十人被杀

691 天授二年 十月 杀王庆之,李昭德阻立武承嗣

692 天授三年 一月 来俊臣制造狄仁杰谋反案

女皇猛省:我没想到[2]

想法变了,心情和感觉也会变。此刻的王庆之在女皇陛下眼里,已经由采花的蜜蜂变成了逐臭的苍蝇。然而这家伙却不识大体,还要纠缠不休,便只能一掌拍死。武则天没把他交给武承嗣,而是交给李昭德,意思十分明显。

李昭德却意识到,这是一言兴邦的难逢机会,于是趁热打铁向武则天进言:请陛下想想,自古以来有侄儿为姑姑立庙的吗?天皇是陛下之夫,皇嗣是陛下之子,没有谁比他们跟陛下更亲,陛下当真忍心天皇得不到祭祀吗?[3]

女皇无言以对。

第一次储位风波就这样过去了,但绝不意味着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实际上李昭德不过延缓了火山的爆发,他的说词也并非完全在理。没错,历史上是没有侄儿为姑姑立庙的事情,但是请问有女人当皇帝的吗?既然如此,怎么就不能像祭祀娲皇(女娲)那样祭祀女皇呢?讲不通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