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 第5章 生存之道

第5章 生存之道(第3 / 11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兵形象水。

这里说的兵,就是用兵作战;形,则是战略战术、方式方法。所以,兵形就是形兵,即指挥战斗;象则是象形,即模拟和仿效。所谓“兵形象水”,也就是用兵之道和形兵之法,要向水学习。

学习也容易。比方说,水“避高而趋下”,兵就要“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就要“因敌而制胜”。水并不一定非得怎么流,仗也不一定非得怎么打。这就叫“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因此孙子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就该像行云流水,顺其自然又变幻莫测。只要能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就是用兵如神(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总之,一要慈,二要俭,三要不敢为天下先。[8]

最好,还能“为之下”。[9]

居于下才近于道,也才能持久。

换句话说,大国即便要兼并,也请你低调一点,温柔一点,缓慢一点,不要霸道,好吗?

呵呵,这当然是王道。

下游好吗?

好那是“百谷王”。

百谷就是百川,王就是往。百川所汇,就是江河的入海口。众望所归,即为王。

那么,为什么所有的水都往江里海里流?当然是“以其善下之”,即谦恭自下,善于放低身段,做低姿态。这就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5]

也许,这就是老子的王道。

奇怪的是,它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被看作兵道。[10]

兵道与兵法

的确,老子像孙子。

孙子就是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据说,他当过吴王阖闾的军事顾问、教官和将领,年代比《老子》一书的作者早,所以说老子像孙子,而非孙子像老子。

老和孙,都喜欢水。孙子就说——

它当然是生存之道。

而且是弱者的。

这并不奇怪。毕竟,老子的政治理想,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早就不复存在。就算有过,也只能凭吊。[6]

于是,天择物竞,弱者生存,便成了王道。

因此,老子不厌其烦地说,大国和君王,一定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克制自己,不要贪得无厌,不要骄奢淫逸,不要飞扬跋扈。[7]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