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经济意识(第2 / 3页)
“嫂子,等我们茶树有规模了,我们把茶叶也好好销出去。对,还要办企业。”正海握了握拳,眼睛晶亮。
木英笑着拿出本子,写道,其实瓜子这样东西,都能办成大企业呢!
“小小瓜子都能办成企业?”正海一脸诧异,“这瓜子谁家都有,谁会买呀?”
“做生意?”老先生露出兴趣来,“这条路也好。中国现在政治斗争结束了,也该发展经济了,那你正走在大伙前面了。”
“老头子一直唠叨,中国该发展经济了,不发展经济无路可走。也是随他愿,周南大学这回又聘他当教师了。等回乡看过,就去周南大学教书去。”
那好,木英比比大拇指。
“你们现在做啥生意啊?”老先生问。
“呵呵,我们就投机,去广州进收音机、录音机,回周南卖,赚个差价。”正海有点不好意思,说话声都轻了。
“瞧你,牛棚都出来了,我们还有余热,正好再发发光。”老妇人高兴笑起来。
“两位老人家也待过牛棚。”正海问道,“我爹也待了好多年的牛棚,那日子苦的,我娘被一起拉上台坐飞机,回家那胳膊都提不起来。”他指指木英,自豪道,“这是我嫂子,我们要转车去齐齐哈尔找我哥,我哥是解放军。”
木英点头,微微笑。
老妇人惊喜笑起来,“你哥是解放军,我们小儿子也是解放军,现在他在新疆当兵。我们牛棚里待了七年多,都七年多没见过他的面了,来信说结婚了,儿媳也是军人。”老妇人说着抹起泪来,“大家都不容易。”
“哭啥,现在都好了。”老先生笑斥,又转头问道,“你爹也是文化人吧?”
“不要难为情嘛,这不能说投机,商品就是要流动起来,才能促进生产,是好事,等以后国家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商品还要走出国去,现在正需要你们这样的小商人,以后发展起来成为大商人,办实业,搞企业。中国要打开国门,走出去,才能跟上西方发达国家的脚步啊!”
“我看你这次去齐齐哈尔,还可把那边的商品买回来。像参啊,皮子啊,这边没有,正好流通。”
“这行吗?”正海惊喜问,“这不算投机?”
“不算,不算,我想以后啊,南北流通起来,我们要造小汽车,坐飞机,吃上海南的芒果香蕉、用上北方的天燃气,外国的产品进来,中国的产品出去,中国要大发展啦,这大发展啊首先就要靠你们这样的小商人啊。”
老人的话令正海启发良多,清晨老人下车了,他还在回味。
“是,我爹是教师,后来批臭老九,就进了牛棚。”正海点头,“老先生看着也像先生。”
老妇人抹抹泪,“是啊,他以前在周南大学教经济的。”
木英多看了老先生一眼,竟是个大学教授。
“你现在还上学吗?”老先生问,“现在高考恢复了,你这年纪正好上大学啊!”
正海呵呵笑,摸摸后脑勺,很是羞愧,“我读书不行,现在跟着我堂哥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