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四章. 准备菜馆(第3 / 4页)
正阳站在一边,没有开口,只是眉底下,双眸晦涩,神色涌动带出点点酸痛,他上前一步,“师傅,你这样的土炉子,有没有再小点的呀?”
“没有,我的炉子都是这一号的。”摊主木木地摇了摇脑袋。
“我们的小,来过来看看我们的,这是铁皮的,还有这种是铝的,都轻着呢,小媳妇一只手就能提起来。”旁边的摊主忙招手喊道。
“那你能帮我们夯两个小点儿的吗?”耿正阳不理旁边的,蹲下看了看,抬头问摊主。这摊主的炉子确实夯的好,这炉子围都有大半尺厚呢。
摊主摇了摇头,抓抓头发,苦恼道,“这夯小了,不结实,用不了两天就散了架,不好弄,不好弄。”
“没问题,等下收了摊,这套红漆的就先给您送去。”摊主爽快应了。
“正阳,你看,这儿有好多卖炉子的。”
跟卖桌椅的摊主儿说好后,木英随步往前走,却看到大大小小,摆着无数炉子摊,有用泥土夯起来的大土炉,还有铝铁皮围的小炉,或笨重或轻巧,各色不一。
“北京不比我们乡下,哪有那么多柴可烧啊,这炉子买了,得用煤。”耿正阳停步,说道,“我看家里也得买炉子,你要开饭馆子的话,一个还不够,得买上两三个。”
在家里、在牛家镇都用过炉子,但那主要是烧的木块,到了北京洋气了,竟还得用煤。
摊主老实本分,正阳也无奈了。
原想着泥土的,散热没那么快,可以焖高汤,木英皱眉,想拉着正阳离开。
正阳却一拍手,“师傅,我就要这种了,给我来一个。”
木英皱起眉,炉子这么重,怎么搬出来生火啊!
“这个小兵哥,来看看我做的炉子,通气,不散热,火头烧得旺,好用。”炉子摊主热情招呼着。
木英却停到了大土炉前,那摊主原本没出声,见两人过来,呵呵笑起来,“我这是给那些帮人烧宴席的人准备的,炒大锅菜,大铁锅。”干瘦摊主伸出一双蒲扇大手比划着,“都是我自已夯的,结实着,这种炉子用煤多,但火头持久,装上一炉子,差不多能烧一天。不用了,这样封上就行。”他蹲下身演示着炉口的一块滑动铁皮。
木英把手上拿的东西递给正阳,上前两手抓着炉子耳想拎起来,手臂使劲,腰挺了两下,根本没能提起来。
摊主哈哈笑起来,“你个小媳妇,这你可提不动,得两人用扁担抬。”
唉,可惜了,原本想买一个的,可哪能一天到晚喊着别人帮忙抬呢,最好她一人能拎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