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扔了妹妹的书后穿越了 第278节(第5 / 5页)
郑之南从前不是个口才很好的人,但经历的多了,自然而然增长的阅历让他的语言越来越优秀,仿佛有抚慰人心的力量,每一个字都不多余,每一句话都能打动他想要打动的人的心,让人觉得他是值得信任,信赖和托付的人。
有句话说的好,世事洞达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把人情世故看得透彻和明白,能够从中总结出经验,积累自身,就是本事,更是一种学问。
郑之南便是如此,他最初并不善言辞,甚至不是个多话的人,喜欢用行动来表达,能做就不说,但经历了这么世界,世事通达,便什么都明白了,也看开了,自然任何事都能应付自如。
郑之南开了一场成果会,便一次性积累够了原始基金,加上赵奕送来的资金,之前赵奕就入了一股,看到他的成果后,又加了一股。
看到郑之南拿出的三种纸张,又看了所需要的材料,还有他设计出来的工具后,无一例外,全部都心动了。
不心动才是傻子。
低成本,高质量,种类全,光这两点就能一炮而红,而且纸在很多人眼里,是如此奢侈的东西,想一想,从此以后,就算是平民百姓也可以买纸来用,带来的好处实在是无法想象吗,绝对是不缺市场的。
这个郑之南,果然是个匠才,不仅改良提高了酿酒技术,还研究出了新的的造纸技术。
这是突破性的,也是造福百姓的事情。
随后,凌崇也送来了资金。
没有什么话,就是给钱。
郑之南把凌崇的行为理解为:有钱,你随便干。
郑之南这次没有那么着急,他先把造纸厂的房子盖出来,同时也开始让工匠们制作出他需要的造纸工具,把这些处理妥当后,郑之南开始收集所有能造纸的材料。
没准还会惊动京城里的那位,实在是太有可能了。
那天的股东大会,开的很成功,参加的人,几乎全部都愿意入股。
郑之南特意聘请了能写能算的账房先生,登记所有入股的名单,然后按手印,签名,发股东合同,当然这些都是有见证人的。
一套套流程走完,大家来的时候心里抗拒,走的时候可以说是喜笑颜开。
无一例外,感受了郑之南这位古代ceo风采的人,都被他折服,甚至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