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房源(第1 / 2页)
“师兄,省城这边最可能升值的房源到哪找?我可得问清楚,回怀林市才好交差。”
杨通逸笑笑,确实是这个道理。他们装修行业不也是如此?有些材料看着漂亮,但时间稍长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好说。至于对环境有没有污染,做建筑的只管要装修效果,其他的,房主不是要空置一段时间么。空置之后,污染的气体会散开,这也是大家认可的概念,至于实际情况,谁看得见?
往楼上走,杨通逸说,“师兄,我有几个客户层咨询过省城的房产置业,我想问问,这种小区的楼房质量如何?七十年的使用权,不会到五十年就成危房吧。”
“师弟,这可不好说。不同小区,开发商不同,工程造价、工程质量自然有区别。谁能够保证几十年之后的事?多少抗震房都不过如此,是不是?不过,省城这边的房质量上还是有基本保障的,监管部门多不说,那些记者也会四处找素材,做报道。谁不怕给捉住?”
“全框架结构的、板房构造的电梯房价位高些,别墅更不用提了,那是富人的世界。”张学义笑着说,“我们还需努力,希望有生之年也有一幢别墅。”
“师兄,妻子有了,孩子很快会有的;车子有了,房子也很快会有的。”
分开之前,杨通逸先起身去买单,张学义紧紧抓住他的手,不让他去。说在省城,他做东才成。杨通逸有求于人,便说师弟请师兄,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这让张学义等人对杨通逸印象更好。
到学院蹭两个上午课,将教授们讲的专业跟自己在实际中的情况相印证,体会比较深,特别是思路的散发,比自己琢磨要好多了。
蹭课上有选择、有针对的,杨通逸不难弄到学院的课表,大三已经没了课,大一的主要学习理论。要蹭课主要集中在大二课程,时间上并不紧凑。不同的班级课程排的并不相同,上课教授也不是同一人,偶尔听不太教授讲同一课程,对自己的启发更多。
才听两天,杨通逸有点迷上了。
接到张学义电话,约好上午去看他们装修,杨通逸开车过去。地点在省城另一端,市郊与市区交界地,这里新开的一个楼盘。南江市的建设处于急速扩张期,虽说和怀林市相隔一两百公里,但两市之间已经没有明显分隔。南江市提出了三市合一局部建设规划,也提出大江南的口号,江南省都是南江市的外围,整个江南省作为一个整体这样的概念。
“承你贵言。”
“师兄在省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成功人士算什么。”
“说笑了。师弟,我们师兄弟之间苦中作乐,怎么说都没事。可给别人听了,会笑话我们。师兄就一个打工仔,卖苦力的命啊。”
“师兄过谦了,是不是担心师弟过来投靠你?”
“师弟目前掌管一个部门,我老婆的闺蜜胡梦洁对你可有意思了哦。”
在南江市郊区,小区建设林林总总,在干道附近,几乎没有不修建小区的。当然,市内的望江房、地铁房、学区房的房价两年前就超过一万每平,这两年涨势不衰,到一万二三每平了。
普通人想买房,都考虑郊区的小区,五千到八千不等,也分地段。这些情况也是那晚跟张学义吃烧烤时聊到的情况。开车到郊外,郊外也没有大片的空地,小区的开发建设应顺南江市的扩建,这种房源不愁没有销路。
按照电话中张学义指路,杨通逸进一处小区。小区二期工程正在施工,一期的房源基本售罄。看一期的建设、规划和布局,绿化确实做得不错,人造水渠、人造湖和人造假山,将环境硬生生地改变了。看着这些,杨通逸也有感触,对环境的改变能力有了新的感想。只要肯花钱,敢想敢干,改变环境确实能够做到。
见了张学义,先感概一番。杨通逸说,“师兄,这人造水渠和人造湖,今后会不会成臭水沟和污水潭?管理跟不上,整个住这里的人都会受害。”
“这个是今后物业公司的事,小区开发商不会考虑这些。目前营造出人们喜欢的环境、大家肯掏钱买房,就是最好的营销方案。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