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开始(第2 / 5页)
河北宣抚司给解部下发的军饷是钱一万贯,军粮八千石。数量虽然不大,但因他的行军路线有一半在隆德境内,沿途都可补给。所以,刚开始地时候,他还走得顺畅。但一到威胜军之后,速度就慢得像蜗牛,不但派人回隆德找杨华叫穷,说军队缺衣少吃,军中又流行瘟疫。需要大量药材、粮食、被服,反正是什么你们有什么他就要什么。
一开始,听到解潜说军中发生瘟疫,李纲和杨华都吓了一跳,天气这么热,估计也是腹泻一类的疾病。连忙送去了大量生姜、大蒜、柴胡、穿心莲之类的药材。可没想到。刚送去没几天,解潜又说,药材从后方送来实在麻烦,干脆折合成现钱,就地购买好了。
李纲大怒,下了死命令。要钱没有,你部必须在二十七日前进驻南北关,否则军法从事。解潜这才知道李纲动了真怒,不情愿地加快速度朝南北关赶去。
不久,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解军因为许久没有领到军饷,有士兵闹饷,一百多个士兵追打主管,以至于将一个都头殴打致残。
这个时候。李纲和杨华这才意识到解潜军的战斗力已经低下到何等程度了。先前拨给他的一万贯钱,经过层层克扣下来,往一万二千士兵手头上一撒。到每个士兵手头根本就没几文钱。
皇帝也闷着头不说话。所有地西军将领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北宋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就陷入迷茫之中。
作为河北宣抚司直辖的军队,解潜部在李纲声色俱厉的训斥下带着一万二千主力从隆德府出发,穿过威胜军,到达指点战场。
这一支军队前身是姚家军。也合该得解潜倒霉,虽然现在名义上顶着个河北宣抚副使的头衔,却一点权力没有。军中诸将都还念叨着当初姚帅在的时候如何如何,小姚将军如何如何……
现在姚古正在去广州的路上,以他这把年纪,去的又是那种湿热瘴气横行的南方。这辈子估计已经没机会回北方了。一想到这些。众将都有些伤感,对救援太原之战也提不起半点精神。
若在放任不管,一旦哗变,问题就严重了。
李纲最近整夜失眠,头发都白了,人也瘦得脱了形。他所带了的二十万贯钱早已用尽,到现在,连办公费用都成了问题。不得已,只能让杨华想法子。
杨华也是拆东墙补东墙,夏税已经征收完毕。新打的麦子还没入库就派人送到各军手中。为了购买各种战备物资,他甚至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了三十万贯现钱。
可就这样,河北宣抚司的财政情况依旧继续恶化下去。就算他将自己这点可怜地身家全部贴补进去,也与事无补。
他手头地龙卫军也是个吃钱的窟窿,两千人马,加上曹成的一千乡军,库房里仅存的十几万贯钱根本就不够支应。这点钱,也只够他用到冬天。
姚家军地精气神在姚平仲夜袭失败后已经去了一半。盘陀大溃的时候又去了一半。现在这一万二千人都知道金人的厉害,未上战场先自怯了三分。
南北关是整个太原之战地关键点,是联络刘颌军和折可求、张思政部的枢纽。若南北关失守,宋军将被一刀砍做两截。
这个情况李纲和杨华并不是不知道,可现在范琼的大军还拖拖拉拉地掉到后面,根本来不及赶到战场。他们手头也没足够的兵力去替换解前,也只能赶鸭子上架,把解部推上去了。
李纲给解潜的命令很简单:扼守南北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牢牢地给我钉在那里就算大功一件。
如此,倒给了解潜贻误军机的口实。这家伙带着部队慢吞吞地在路上走着,队伍拉得老长。沿途不断向地方要钱要粮,反正一句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种师中就是吃了盲动主义的亏,他老解这次要慎重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