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作家真辛苦09(第4 / 4页)
玛丽一笑。
“那好吧,”她不再犹豫,“我们的侦探受友人邀请,来到了北方的一个工业小镇做客。但北方的镇子劳碌又单调,天天同友人社交,他不出三天就厌烦了。”
伊丽莎白闻言笑出声:“听起来倒挺像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人物原型可是他?”
玛丽:“我还没想好。”
要是福尔摩斯先生,根本不用三天好不好,没有案件就算英国女王邀请他,他也不会去的。
她挽住伊丽莎白的手臂,不仅不生气,反而露出的笑吟吟的神情。
“别着急,”她悄声开口,“我想听听宾利小姐会说我什么。”
也好让她搞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未来姐夫的亲妹妹。
毕竟她和这个年代的人认知与价值观都有些差距,而十九世纪的文化和二十一世纪的文化之间几乎可以说是存在着一道鸿沟。
于文学上,这个时代没有非线性叙事,没有视点人物写作手法,更不存在着意识流或者时空交错的混乱艺术,所以同为十九世纪的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一经出版便受到好评,而她妹妹那部更具有现代性的《呼啸山庄》,则是到了后世才被挖掘出艺术价值。
“既然玛丽小姐说刚刚有了案件灵感,”宾利先生善意说道,“那就直接讲述案件吧。”
“那好。”
玛丽点了点头,直接跳过了前情部分。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一名工人找上了大名鼎鼎的侦探。即使是见多识广的侦探,也免不了在看到工人时吃了一惊——他长得非常高大,有6.5英尺,看上去强壮又可怕。但他开口时彬彬有礼,谈吐得体大方。虽然穿着朴素,但是个有见识也懂得思考的人,很快就和侦探交流了起来。”
“听起来这位工人是案件相关者了。”
所以,玛丽倒是的确想得到直接反馈,这样她在动笔创作前也好心中有数。
只是……“
“我向来喜欢侦探小说,”她如实开口,“自然也想创作自己的侦探故事试试看,只是一来,我现在只有大概的案件灵感,还没有考虑到如何动笔,二来涉及到探案,免不了凶杀和阴谋,宾利小姐恐怕不会喜欢。”
“你大可以先讲述一番,”宾利小姐坚持道,“我再看看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故事。”
那可就不怪她“心狠手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