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对峙(第2 / 3页)
不过,结果确实是可以预见的,帮助朱治统兵出征的朱然终究因为军队规模的劣势,而被迫撤军。
而这样的结果本来就在预料之中,但是却也惹恼了朱治。若是如今孙权的政权还在的话,他的地位肯定要高过如今曹仁在曹魏的地位。
加之朱治在军队之中,也是老资格了,从孙坚时代就开始从军。曹仁这样来压迫他,也是让他感觉异常恼怒。
于是,朱治终于是忍不住向曹丕上书,严厉谴责曹仁不知道水军的实际情况而瞎指挥,导致了濡须口的水军在与全琮的水军的战斗中,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而这种损失,在目前的硬件条件下,是很难迅速得到恢复的。
曹丕方面对朱治的报告很重视,随即诏令曹仁回合肥,暂时不要节制朱治的水军了。
所以,濡须口的水军一直都在避免跟全琮的水军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
所以,如今的长江以北和长江以南双方,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着适度的和平,完全是依赖于双方都有着这样的默契,并不想随便开战。
曹仁看完了朱治的信件之后,心里不禁有些懊恼起来。既然主上都已经下诏要全面向蜀汉军出击,朱治就不应该如此畏畏缩缩的,原因罗列了一大堆,最终却将之归咎于说这是一种双方的默契被忽然打破的状态?
曹仁对此,心里确实有足够的理由,你跟全琮之间达成的某种默契,难道居然可以拿来要求主上也要一并遵守吗?
于是,曹仁当时就一把将朱治的信件用力摔在了桌案上面,可见他心里真的是气大了。
曹仁无奈,只好从命。
而朱治方面,在没有曹仁的捣乱之后,立刻从战线上面收回了舰队。于是,双方之间的水战终究是告一段落。
曹仁见到水军方面打不起来了,而南阳郡方面的战事又是一筹莫展,一方面心里很窝火,一方面又是无可奈何。
于是,曹仁方面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传令乐进,终止了南阳郡的战事。曹魏的南方战线,随即又转入了平静状态。
应该说,这样的结果对某些人而言,可谓是皆大欢喜。但是对曹仁而言,显然并非如此。而且,他也是这次双方双方大战里面,最为忙碌的一个人,从宛城奔波到了合肥,又从合肥跑到了寿春,然后最后又从寿春回到了宛城。
于是,曹仁不再给朱治面子,严令要求朱治必须要做好出兵打破全琮麾下的水军对长江航道一直以来的控制状态,为将来的进攻荆州和扬州提前做好准备。
甚至于为了给朱治以更大的压力,让朱治出兵与全琮作战,曹仁将自己的驻地从合肥移动到了寿春城内。寿春位于濡须口的北部,一直都是淮泗地区的重镇,距离濡须口已经不是很远了。
三军统帅曹仁如今已经来到了自己的头顶上了,朱治当然立刻感觉压力倍增。
无奈之下,朱治只好出兵与全琮作战。
双方水军之间的大战随即爆发。但是在大战的同时,双方之间的出兵却又是相对克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