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红楼慧丫鬟 > 第081章 :

第081章 :(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黛玉也只是对紫鹃感慨万千,没有让紫鹃回答的意思,毕竟贾赦已经五十好几岁了,展眼便会至花甲之年,依旧这般冷冷清清,叫人看了难免伤感。

及至到了贾母上房,黛玉替贾赦和邢夫人请问安好,才回说自己去东院之事。

贾母只说知道了,倒是凤姐开口笑道:“妹妹方才不在,没听到姥姥说的一段故事,连老太太和太太都听住了。

黛玉见贾母并未问及贾赦夫妇是否伤了等事,心下一叹,问是什么故事,宝玉手舞足蹈地重复了刘姥姥说吃斋念佛的老奶奶得孙子之事,黛玉听完,想起雪地抽柴一段故事说得宝玉心里惦记着,这段故事又说得贾母和王夫人深信不疑,不免摇了摇头。

黛玉一听就知这两段故事都是哄人的,偏都信了,因见刘姥姥是个乡村老妪,说话也似有几分见识,去给贾赦邢夫人问过安好回来见她还在说,不免开口问了几句民生。

听她没有拒绝,贾赦和邢夫人脸上不免露出浓浓的笑容。

在坐车回去的路上,黛玉对着紫鹃叹道:“平素旁人提起大舅舅和大舅母,总没有一句是好话,如今细想想,大舅舅和大舅母又甚可怜,这么大的年纪了,单住在东院子里,有子恍若无子,有女恍若无女,天伦之乐是一点儿都没有。每回我来了,大舅母就跟得了凤凰似的,亲亲热热的,不知道的还当是亲娘儿俩呢!”

紫鹃和她相对而叹,道:“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叫她怎么说贾赦呢?那可是黛玉嫡亲的舅舅。紫鹃鄙弃贾赦之好色以及和贾雨村官官勾结之无耻,但细细一想,又不全是贾赦之过。

按这封建社会的规则,真不能说贾赦好色是个错误,顶多说他是老不修,名声不大好,鸳鸯是他家的丫鬟,他欲强纳的原因绝对不是鸳鸯的美貌,而是鸳鸯掌管着贾母的私房,唯恐贾母偏心,以后不留给他一点,其他姨娘不是家里的丫鬟,就是买来的,也没见他强迫了谁,虽有秋桐之流恨他贪多嚼不烂,但也没见哪一个想离开。像袭人平儿那几个说贾赦略平头正脸的都不放过,可是除了鸳鸯,他招惹荣国府里哪个美貌丫鬟了?一个都没有。

刘姥姥早看到这么一位神仙似的小姐坐在贾母身边,心内正暗自赞叹不绝,偏她出门去了,这会子听她问起庄稼地里的事儿,倒觉奇怪,虽然诧异,但仍是老老实实地答道:“今年年景还算好,风调雨顺的,家里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

黛玉点头道:“所谓盛世,乃百姓无饥馁也。”

刘姥姥听不懂,念了一句佛,道:“盛世我还是知道的,现今就是盛世天平,不像我小的时候,哪回子不是东躲西藏的,连地都顾不得种。就是姑娘后面的话我听不懂了。到底是千金小姐,说的话文绉绉的,比我们庄子里的先生还强呢。”

众人不禁一笑,都道:“她说百姓不挨饿受冻,才是盛世太平。”

石呆子那桩案子,起因在于贾琏,不过贾赦自始至终都没起强占扇子的意思,一直都是说拿银子买,出到五百两银子一把,二十把就是一万两,也算是大手笔了,可惜石呆子不答应。真正害石呆子的人是贾雨村,是贾雨村为了奉承贾赦,而不是贾赦下的命令。不过,事后他收了扇子,也很够无耻,不能说他全无错误,也不能说错误全在于他。

除了这两件事,也真找不出贾赦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痛打贾琏?估计是恼羞成怒,好几件事加在一起,平儿告诉宝钗是这么说的。中秋讲笑话说偏心?可贾母确实是偏心。夸赞贾环?本身他就是心怀不忿而如此,也不能说他人品差。

哦,最重要的是以五千两银子卖了迎春,可是没有一丁点的证据说贾赦收了五千两银子啊,孙家娶老婆难道不用下聘?聘礼不就是给女方父母的?而且迎春出嫁是一万两银子的规格。孙绍祖的话也不能尽信?

而且,迎春蹉跎到十八九岁,无人问津,又对贾赦没有半点孝心,贾赦肯给她寻个人家嫁出去,也算不错了。贾赦当初看中孙绍祖的原因是孙绍祖现袭指挥之职,应酬权变,又家资饶富,明面上,孙绍祖这家庭条件是不错的了,可惜就是没看重最要紧的人品性情。而孙绍祖对迎春那样,一是性格所致,好毒酗酒,又极好色,另外还有就是估计有前程不如意的原因在内,因为孙绍祖是候缺题升的,定是娶到迎春也没得到好官职,所以如此。

说贾赦极坏,他并不是极坏,也没见他害了谁的命,有人说后来贾母死后鸳鸯受到他的作践,在原身的记忆里,还真有这事,贾母死的时候荣国府还没抄家,为了争产,贾赦和贾政两房闹得不可开交,而鸳鸯又是偏向贾政一房的,自知出家也不是出路,就一死了之了。所以说,说贾赦不坏,他做的那些事还真没一件好的,对于贾赦此人,紫鹃向来是无话可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