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 第8章 注释

第8章 注释(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3]见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

[2]据许慎《说文解字》,祭的字形就是“以手持肉”。

[3]据《易·系辞下》,“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的是伏羲,“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是神农。

[4]伏字的甲骨文上面是人,下面是犬。许慎《说文解字》称“从人从犬”,戴家祥称其意义乃由“伏伺”而“俯伏”而“隐伏”(《金文大字典》上册)。

[5]蒂字的解释见郭沫若《释祖妣》,六字真言的翻译见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

[6]礼起源于祭祀,已成为学界共识。礼字上半部,是一个盛放了玉的器皿,即王国维先生所谓“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观堂集林·释礼》)。郭沫若先生更明确认为是放了“两串玉具”(《十批判书》)。

[7]鱼是女阴的象征,蛙是子宫的象征。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还有花,均引自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实际上,花就是植物的生殖器,果则是植物的后来人。所以“姑娘好像花一样”:含苞欲放是新婚之夜,豆蔻年华是待嫁之时,大多数动物的发情期则在春暖花开时。

[8]实际上,根据前引赵国华先生《生殖崇拜文化论》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断定女娲绝不可能是“蛇妹妹”,只可能是“蛙女神”。

[9]太阳神和月亮神的性别,世界各民族并不完全一样,这里暂不讨论。

[10]伏羲又叫伏戏、庖牺、宓羲、虑羲。被明确看作神农之前的圣王,始于《战国策》。他可能是雷神之子,见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又,《文选·洛神赋》注称洛神宓妃即伏羲之女。

[11]羲和,见《山海经·大荒南经》;常羲,见《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俊就是帝喾,甚至是舜,见袁珂《中国古代神话》。

[7]见《吕氏春秋·古乐》。

[8]请参看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第四章

[1]炎帝是伏羲的接班人,依据在清代吴乘权《纲鉴易知录》:“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2]见《淮南子·时则训》高诱注:“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也。”《绎史》卷五引《新书》:“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

[12]大地在中西方都是女性的,比如希腊的盖娅和中国的坤卦。

[13]赵国华先生《生殖崇拜文化论》认为,蟾字转音,就是嫦,即“嫦娥”。蜍字转音,就是兔,即“玉兔”。但嫦娥本名恒娥。因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才改为嫦娥。赵说似可商榷。

[14]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见《列子·汤问》;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见《白虎通·号篇》。

第三章

[1]根据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的研究,鸟成为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征物,是因为有蛋(卵)。原始人看见雏鸟从鸟蛋中孵出,婴儿从胞衣中产出,而且做爱时男人的睾丸会收紧并提上去,便误以为新生命就是睾丸里的蛋进入了女人的子宫,因此谁的蛋多谁就最有生殖力。何况鸟的头颈,一会儿伸出来,一会儿缩进去,一会儿昂起来,一会儿垂下去,也很像阴茎。这又是一整套系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