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大海战2:叶云飞的临时远海舰队(二十七)(第3 / 3页)
再往后一点,后世6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制导技术的成熟,使制导炸弹有了迅速的发展,电视制导、激光制导、红外制导和雷达波来制导的制导炸弹相继出现。
特别是1960年激光器诞生后,出现了不同型号的激光制导炸弹,精度大大提高,命中目标的圆周概率误差也减小到7.5米以内。
这就使一枚制导炸弹可以起到往几十乃至到几百上千枚普通炸弹的作用,并使载机的轰炸和攻击次数大大减少,被敌方地面防空火力击中的危险也明显降低。在越南战争中,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和以色列都曾大量使用制导炸弹。
这些算是后话了,现在叶云飞根本没办法拿出这些超越时代科技太多的武器,不仅是造不出来,兑也兑换不出来。
因为太贵了……
实际上叶云飞就是兑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俄罗斯设计师B.B.奥拉诺夫斯基于1914年专门设计的系列化的航空炸弹其中两款型号,然后让‘YS实验室’稍作改进,再让军工厂仿制的。
航空炸弹已经不属于单兵武器了,而不属于单兵使用的东西,兑换价格就很昂贵,全靠叶云飞自己,真兑换不出几枚来。
后世时空航空炸弹飞速发展的时段,是在二战期间。
出现了集束炸弹、子母炸弹、穿甲炸弹和凝固汽油燃烧弹等新型航弹,航弹的重量也达到了数吨以上。英国曾制造过重达10吨的“大满贯”炸弹。
这大概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的航空炸弹了。
提供图纸让罗璧君进行‘合成’也不行,因为里面有些材料根本达不到条件、有些电子设备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有些地方甚至超越了这时候科学家的想像……
总之,进行工业改革和攀科技树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地方互相扯后腿,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所以,这时候的中国飞艇投下的航空炸弹,什么集束、穿甲、制导……通通谈不上,对付驱逐舰、巡洋舰什么的还好,对付日本战列舰,根本就破不了战列舰的水平装甲,也就是轰炸一下上层建筑,杀伤战舰的有生力量罢了。
也难怪‘安芸号’战列舰的舰长没有太把飞艇的空中威胁放在眼里,而更看重水下的潜艇的威胁。
战列舰水下部位是没有装甲的,以中国两艘‘海龙级’攻击潜艇使用的‘响尾蛇一型’鱼雷,550毫米口径,夸张的装药量来算,如果命中要害部位,有可能一条鱼雷就能干翻‘安芸号’这样的老式战列舰,威胁不可谓不大。
再往后,后世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德国最先研制成功并使用采用无线电制导方式的炸弹HS─293和FX─1400。
HS─293有V2和V3两种型号,分别于1940年5月和7月研制成功,它们是在SC─500型普通航空炸弹上加装弹翼、尾翼和制导装置制成的飞机型无动力滑翔炸弹,重约800公斤。
FX─1400是一种轴对称制导炸弹,全弹重1800公斤,无推进系统。
1944年德国在空袭意大利舰队时曾多次使用这两种炸弹,击沉了4.25吨的“罗马”号战列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也研制了制导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