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名将录 > 引子(二)

引子(二)(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韩国公潘仁美也追加了一句:“德芳贤侄儿仁义礼智忠孝信节堪称八贤,封他为八大王,协助晋王料理国事,何愁大宋不兴?”

赵德芳双眼噙泪,顾不得答话,只是默默地点头。

太祖又指了指床头墙上挂着的一把凹面金锏,示意德芳:“儿啊!你把那个凹面金锏给我拿过来……”

光义、德芳叔侄俩都不明白太祖此举是此意。

德芳懵懵懂懂地取下了那把长短适中、轻重合手的金锏。

太祖向旁边的小太监李成使了个眼色。

赵德芳来到养心殿,他老远就听到了父皇那撕人肺腑的咳嗽声、喘声和断断续续的说话声:“朕已不久人世了。遵照母后当年的遗命,皇位当传给……吾弟。弟龙行虎步,定是一位太平天子,望好自为之……”

赵德芳心内暗暗一惊。他从李成口内得知,自己唯一的叔王已先期到达养心殿,隔着窗格望去,见父皇病榻前垂手站立的那位身着王服、貌清体健、谦恭有礼的中年王爷正是自己的叔父——晋王赵光义。

他有些气恼父亲:历代皇位之争,父子、兄弟、叔侄自相残杀的血流成河,数不胜数。父皇呀父皇,你只顾得自己遵命立长了,可你有把握保证儿子不走前番柴宗训的老路吗?他正要迈步进殿,又一想:且慢!我还是听一听叔王怎样回答的吧。

晋王赵光义当然是心中窃喜,但他惟恐皇兄是在试探自己,便趁着太祖的一阵阵咳嗽声中调整了一下思路:“陛下!您别这么说,还是安心养病要紧。真若有个三长两短,不是还有德芳贤侄在吗?”

太祖听弟弟提起儿子德芳,也担心地问道:“是啊,朕已传昭令德芳

小太监李成高声叫道:“圣上有旨,传赵普丞相、高王爷兄弟、石王爷、郑王爷、潘将军六位养心殿晋见哪!”

随着这一声传唤,大宋朝丞相梁国公赵普、东平王高怀德、常胜王石彦超、汝南王郑印、韩国公潘仁美、东平侯高怀亮等六个人静悄悄急匆匆地鱼贯而入,跪了满满一地。

太祖未及吩咐众爱卿平身,便即颁旨道:“朕即日起赐封皇太子赵德芳为八大王爵位,并赐凹面金锏一把,这把金锏上打君王不正,下打文武不忠,代管三宫六院,龙子龙孙……德芳儿籍此协助你叔王料理朝政,凡有奸佞反叛之小人,均可先斩后奏!”

这可是千百年来皇家权势中从未有过的规矩!赵德芳自然明白自己再也不会有柴宗训那样的下场了,几位大臣和赵光义却对这个决定感到突然;沉默了好长一阵,还是赵光义先开口赞道:

“这样好!有贤侄辅佐。省去臣弟一大半心血,兄长果然英明。”

即刻进宫,都这般时候了,怎么还不见人影……”

赵德芳听父皇问起自己,急忙把狐裘大氅脱下来交与太监李成,快步进殿,在病榻前大礼叩拜:“父皇!不孝儿臣参见父皇!”

太祖见儿子进来,两眼立刻闪出一片喜悦的光辉。他无比爱怜地招呼德芳道:“吾儿快快平身,你……你进前一些,我有话嘱托……”

赵德芳并未起身,依然跪着向病榻前靠了靠。

太祖扯住德芳的双手:“儿啊!为父身体怕是不行了……”他刚刚说了几句,又是一阵咳嗽,咳嗽完,他似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地往下交待后事:“为君不易,你又年轻,为父已决定将龙位传给你的叔王……你要好好协助叔王,保住我赵宋的万里江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