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红楼]如何逃离破船 > 103.第 103 章

103.第 103 章(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都是次要的,最最要紧的是给贾琰准备一身斗篷,不要什么动物毛皮,那个得弄里子、弄面,要不然没法穿。就给他弄一身毡子斗篷,暖和厚实挡风,乡试会试的时候在号房里头冷了还能当被子盖着,总而言之就是非常有用。

这个贾敏就太熟悉了,当年在家中没出嫁的时候,她父亲贾代善秋冬都会收到兵部发下来的灰毡斗篷。那的确是个实用的好东西,扬州有港口,又是南北货物集散的地方,很容易就被她找到了毡子。

剩下的就是绣娘的活了,全部衣裳重做试穿,下水洗过。

还在正月的时候,县试的地点时间就挂在了县衙围墙外面,廪生作保带着小孩子和老童生在县衙做记录,也要互相认识一下。考试之前入场的时候,叫到名字,作保的廪生就要大声回答,如果回答错误或者出了别的事情,廪生和考生都要被单独审查。

如果是作弊,那问题就大了。

最后是林海,“江上被花恼不彻”花在第四位。

这就是玩法,第一轮结束,无人说错认输,正好再来一轮。

从“花庭忽作青芜国”,到“迷花倚石忽已暝”、又到“自言花相似”,“五月榴花照眼明。”越说越冷僻,越说越难寻花字,最后第一个认输的就是贾琰。

他是真没啥天分,早早认输,长辈们不许他多喝,只果酒一杯聊以自罚;第二个认输的才是让人想不到,是林海!探花郎功夫尚在,但是多年来忙于公务,一时不察,被妻子女儿外甥联手判输。贾琰凑在身边大笑,可算是有舅舅陪着他了。

而贾敏、黛玉这对母女,黛玉第二,贾敏拿了本次飞花令的状元。实在是教女儿读书的时候,闲来无事她就会拿起诗词读一读,太精熟了。前科探花林海颇觉不公,状似小声其实大声的表示:以后再也不和她们玩了。

而且考生要在县衙留下资料,就比如贾琰,县衙小吏记录的就是,保人高玉芝、同人作保五人。贾琰,年十三,父举人贾攽、母林氏,祖籍金陵。因为他年纪略小,记录相貌的时候只是记载了大概,如面白、身量较瘦等等。

县试要考三场,而第一场叫正场。贾琰觉得大概是因为这是通往科举之路的第一场正式考试的缘故?他乱猜的。前两场考试,都是考完马上就能知道自己通过了没有。而前两场考试的内容基本相同:默写规定的四书文两篇,试帖诗一首,第二场的时候加上一篇孝经默写。

这都不是难事,贾琰心态很好的在二月初准备进考场,这是过年以来家中最大的大事。陶厚负责驾车送他,韩长生、阿原陪同,带着家丁小厮,贾琰还觉得这是不是太紧张了……等到了考场那天,他才知道,自家这个实在不算什么。

贾琰附议,结果被舅母敲了脑袋,又被小妹子给做了个鬼脸。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飞花令快要结束的时候,贾琰想起了唐朝诗人曹松的这首《除夜》,希望一年更比一年好罢。

从初一到十五,只要林海出门会客,贾琰就跟着。巡盐御史这个差事有一点好,方方面面都打交道,却总不需要“避讳”,因为他毕竟不是地方主官。比如贾琰考试,林海完全不用避讳什么自己做主考啊、当学政啊,因为外甥考试还担心有人说嘴。

县试二月开考,过完了年,贾敏就打发人开始给贾琰做新衣裳,做出来要让孩子试试,然后洗一遍。下过水的穿着比全新的舒服,看着也不打眼。从这个时候开始就需要注意了,为了避免麻烦,衣服都得是单层。

这一通麻烦也不只是县试,将来会试、殿试的时候也是在二月份,又冷又得穿单衣。所幸家中有林海这个行家,用什么料子舒服又厚实,林探花是最有发言权的。按照他的指点,大衣裳要用斜纹布,和绒布似的。里衣什么舒服穿什么,若是还要多套一层,就用松江布即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