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思想交锋(第2 / 3页)
我说:“你知道这个大道理就好,我们说具体的,我对红庙乡的印象和感觉,跟你的印象和感觉,笼统说看法不一样。我第一次去红庙乡,给我的感觉是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好端端的绿水青山之地,变成了环境污染之乡。不瞒你说,我当时看了很心痛啊。”
“你说吧,什么印象?什么感觉?”我说。
“我的印象是,整个红庙乡是一片开山取矿,运输车辆来回奔忙的生气勃勃的印象,是矿工们在紧张忙碌的印象,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印象,是汤吉祥、居如意能干事创业的印象。”
“那感觉呢?”
“感觉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日可待。”赵书记说。
“你可是我们县屈指可数,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导干部啊,说话要打心里过啊。”我说。
我暂时还没有心情和时间,弄清是谁跟矿老板在通风报信,在出谋划策。
我说:“你觉得矿老板跑得了吗?他们跑过了初一,跑得过十五吗?现在大数据这么厉害,技术又这么先进,科学又这么发达,他们能跑得掉吗?他们迟早会被抓回来的。”
“我不知道矿老板能不能跑得了,但史远方、古汉科不是一走了之,毫无音讯吗?”
“史远方、古汉科也好,焦作斌、黎西煌也好,你觉得他们的日子好过吗?如果史远方、古汉科他们还活着,也是过的东躲西藏,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日子。”我说。
“亲属不能相见,朋友不能联系,步史远方、古汉科后尘的焦作斌、黎西煌也一样,你觉得过这种日子有意思吗?”我说。
“这是我说的真心话,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当然,话又说回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这也是汤吉祥、居如意最大的硬伤。”赵书记说。
“不过,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都要有辩证的观念,都要实事求是。我觉得,汤吉祥、居如意的成绩是主要的,缺点和不足是次要的。”赵书记说,
“发展经济嘛,总要付出一些代价。牺牲环境也是我们必须付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啊。我们县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啊。”赵书记说。
我说:“你不知道吗?我们国家已经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你总该知道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道理吧。”
“这个大道理,我当然知道啊。”
“我不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也不知道他们过得有意思还是没意思,但出去无论过什么日子,也比现在在看守所里,将来在监狱里过日子强啊。”赵书记说。
我问:“你去过红庙乡吗?”
“汤吉祥、居如意在的时候,我去过。穆千秋在的时候,我也去过。”
“在汤吉祥、居如意在位的时候,你对红庙乡是什么印象?什么感觉?”
“我的印象和感觉可能跟你的印象和感觉不一样,可能感觉比你好。”赵书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