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再说古汉科(第2 / 3页)
“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是古汉科起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此话怎么讲啊?”我问。
“必须承认,要求承建凌河大桥的公司很多。不瞒你说,有的人还找到我这里来,要我出面,揽建大桥的活。为了不得罪人,公开招标至少在表面上能给人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感觉,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赵书记说。
“我之所以说,古汉科起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是因为古汉科盯上了这块蛋糕。在我们市、县,我不能把话说得太绝对,一般来说,只要古汉科盯上的事,其他人休想插手,想插手也是白搭。”赵书记说。
“古汉科盯上后,正常的公开招标流程就走不下去了。市委决定收回建设凌河大桥的发包权,由市委直接研究决定。而市委研究决定的意见是,由古汉科的昇龙公司负责凌河大桥的建设。”赵书记说。
“这么精明的人,这么乐于帮人的人,怎么会栽倒在凌河大桥项目上呢?”我问。
“你问的好,我也常常问我自己。我反复想了一下,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凌河大桥这块蛋糕太诱人、太好吃了,许多眼睛盯着,很多人都想啃一口,都想分一杯羹。不出事是万幸,出事是必然。”赵书记说。
“唯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出了天大的事,把党中央、国务院都惊动了,惹得国务院要派调查组来,亲自上阵处理。”赵书记说。
“古汉科啊,古汉科,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这一辈子,要么在铁窗里度过,要么吃枪子。他这一辈子,算是玩完了。”赵书记说。
“关于凌河大桥,我记得,第二任县委书记游有余,力排众议,搞了一个公开招标,搞得有声有色,应该说,如果按游书记的思路搞下,不至于捅天大的娄子啊。怎么突然变了呢?”我说。
“这么一来,我们县也不得不在省、市新闻媒体,登出了‘因故’推迟竞标的公告,招标办公室也‘因故’解散。公开招标变成了一地鸡毛。”赵书记说。
“不仅如此,还让游书记壮志未酬,悄悄地、失望地、伤感地,也可以说是灰溜溜地离开了月光县。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我问。
“我有时跟马志聊天时,马志说你作风漂浮,深入基层不够,不了解县情。看来,马志说的不够全面啊。你这么一问,让我觉得你还是很深入的,并且是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的啊。”赵书记说。
“没有你说的这么夸张,我了解的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马志说我作风漂浮,并不是空穴来风,也有一定的道理,我的确深入基层不够。”我说。
“你问好端端的公开招标,怎么突然变了?我不了解内幕情况。不过,我可以跟你分析一下。”赵书记说。
“那你分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