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耳光(第1 / 4页)
这时一阵喧闹,一大群锦衣卫高喝:“肃静!回避!”一排排内侍宫女簇拥着一乘崔茀朱辇,风光招摇而来。贡院门口本来已甚拥挤,这样人群更被赶得远远的,人挨人地挤在龙虎墙之西。
白烟玉被挤得一个趔趄险些摔倒,还好瑈璇眼明手快扶住,回头瞪了那群侍卫一眼,嘟囔道:“贡院考场哎,怎么当是皇宫你家吗?”
白烟玉连忙捂住她嘴:“别乱说话!你又不知道是谁,别惹事。”这么个阵仗出来的,估计是后宫哪个妃嫔,惹着了可不是小事。
二人谈谈说说,不一会儿就到了贡院门口。接考的人已经很多,拥挤着翘首引颈齐齐望着贡院大门。瑈璇看着,忽然想去六年前,自己一出考场,便见到朱瞻基高大轩昂的琥珀色身影,带着漫不经心的笑容。那一刻,多么安心美好。
白烟玉见瑈璇脸上忽露温柔之色,一转念便猜到了她在回忆,笑道:“又想你的‘哥哥’了?不是昨晚还见面的?分开一刻都不行啊?”
瑈璇脸一红,顺手打了下白烟玉:“又拿我取笑!”
瑈璇一直很庆幸,碰到这“哥哥”,象姆妈说的,让你日也思晚也想的一个人。而朱瞻基对自己也是真好,只要在应天府的日子,每天不管多晚必定前来报道。桃叶帅和通州将早已不在,蟋蟀换了一拨又一拨,二人玩起来却和六年前一样兴致勃勃。长乐养在陈府,有时候也跟朱瞻基去东宫,最喜欢挂在朱瞻基的臂上荡悠,常常“吱吱吱吱”打乱二人的话语,抢着发言。
白烟玉见四周家长都在望着贡院,无人注意,便悄悄问道:“我听甘棠说,圣上在北京下诏迁都,太子太孙都要过去吧?”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
永乐十八年的夏季,比往年都要炎热,又份外地长。
应天府的街道上,人人行色匆匆,忙不迭地走进树荫,躲避着直射而下的炽热阳光。青石板的道路似乎冒着丝丝热气,踏上去隔着鞋底也觉得滚烫。没有一点儿风,杨柳香樟和翠竹都是纹丝不动。知了永远在枝头一声一声叫着,没完没了,让这流火的夏日,更多了几分烦躁。
“这都八月了,怎么还这么热。”瑈璇抱怨着,折扇挡在额前,后背上已经印出了汗渍。
永乐十八年,北京城和北京皇宫建成。永乐大帝下诏正式迁都,北京成为大明的首都,金陵应天府从此正式称为“南京”,为大明的留都。原中央机构六部保留,只是从此称为南京某部,大明自此形成了两京制。
瑈璇一听头大,知道白烟玉没问出的一句话是:“你怎么办?”朱瞻基是皇太孙,当然也会去北京。自己,跟过去吗?
瑈璇摇摇头:“不知道。到时再说吧。甘棠呢?他留下来吧?”
“是啊,他不走。还在南京刑部。”白烟玉说到甘棠,满脸都是幸福。
瑈璇看在眼里,真是为她高兴。
“你走慢点,往树荫里靠一靠。”白烟玉在旁摇着团扇,气定神闲。依旧冰肌玉骨清凉无汗,一身白衣如雪,摇曳飘拂。望着瑈璇手中的折扇,又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人,始终学不会女儿家的模样,她这拿着折扇的举止,总象个书生。
瑈璇依言往路边树荫里偏了偏,叹道:“我热点儿没关系,小皓不知今天怎么考的?贡院里本来高墙四合密不通风,号舍里更是狭窄逼仄,可不热死?卷子估计都被汗湿透了,怎么写字啊?”
今日是八月初九,又是三年大考之期。陈皓在交趾本已中了秀才,跟着瑈璇学了一年,便参加了直隶乡试。
白烟玉抿嘴笑道:“要是不能写,大家都不能写,不是小皓一个人。”见瑈璇撇嘴,又笑道:“他是交趾来的,还能比其他考生怕热?”
瑈璇一听有道理,不由精神一振:“不错,这倒是小皓占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