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父子(第2 / 3页)
十六年,这十六年中小心谨慎日日如履薄冰。耿通被杀,解缙被杀,黄淮杨溥下在诏狱……自己身为皇太子,身为皇位继承人,对这些支持自己的大臣遭难,都只能眼睁睁看着。南北榜冤案,靖难冤案,所有的不平事,也只能当不知道。
张氏温言道:“瞻基,你喜欢陈姑娘,让她进东宫就是。等有了合适的机会,再封她个品级。好不好?”朱高炽点点头,太子妃这么安排,是个周全的办法。
不想朱瞻基摇摇头:“不。她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进宫,还每天要对那二人行礼请安,就算她肯,我也不肯。我要她做我的妻,我要给她最尊贵的位置。”
张氏又好气又好笑。这个儿子自幼聪明决断,凡事从不拖泥带水,这还是第一次看到他糊涂发痴。张氏问道:“那她能不能向我行礼请安?”语带嘲讽。朱高炽拉了拉张氏的衣袖,示意她不要逼儿子。
朱瞻基却看着太子妃,认真地道:“母亲自然不同。”
张氏叹一口气,正要再说,内侍王贵通匆匆奔了进来:“殿下!北京来圣旨了!已经进城了!”
朱瞻基恍如不见,对这一妃一嫔看都不看。
张氏心中渐渐火起,待两个媳妇走远了,缓缓说道:“瞻基,这两个媳妇,当日娶进门,可是你同意的?”
朱瞻基不吭声。那时候,不知道瑈璇是女子,不知道真喜欢一个人是怎样的……
张氏道:“两个孩子进门三年半了,循规蹈矩,对我们老两口恭敬孝顺,对你也是恭谨顺从。你下西洋去了两年,全靠这两个媳妇膝前进孝。圣上和后宫那里,也是她二人常去承欢。有哪里不好了?”
朱瞻基直挺挺地跪着,只默不作声。母亲说的这些,当然知道!可是,见到这两人,不说想亲近的欲望,就连吵架的想法都没有。
朱高炽全身一震,面色大变。
永乐帝去北京一年多了,下了诏书正式迁都。朝中重臣,六部官员,甚至移民富户,迁徙百姓,都接到了指示。该北上的早已开始准备,有不少已经陆续出发。独独自己这个皇太子,皇帝始终不理不睬,象忘记了一样。
当年靖难成功,永乐帝在金陵登基,也是将自己这个燕王世子遗忘在北平。后来才知道,那时候皇帝是犹豫立谁为太子。幸还是不幸?将近两年直到永乐二年才将自己诏到京城,立了自己为太子。
本以为从此太平无事,谁知道猜忌,监督,打压乃至杀戮都才自那时刚刚开始。父皇让自己看《文华宝鉴》《储君昭鉴录》《圣学心法》,每次都差不多,说是“修己治人之道,具于此书。尧舜相传,惟曰‘允执厥中’,帝王之道,贵乎知要。此书以为帝王完事之法”“或者“帝王道德之要,备载此书”,都是要自己修德。
可是,要修德的,难道只有自己?
张氏强压怒火,接着道:“就不说皇家脸面,后宫规矩,你要休她二人,对圣上如何交代?置尔父于何地?你就不体谅父母的难处吗?”
朱瞻基一怔,望向父亲。朱高炽肥胖的身躯在火热的庭院中早已汗流浃背,却依然勉力静静伫立一旁,关切地望着自己。
朱瞻基心中一酸,大声道:“母亲!以前是孩儿错了,就算我对不起她二人!可是孩儿真的不能,不能没有,不能没有陈姑娘!”语声竟有些哽咽。父母之恩,天高地厚,可是,放弃瑈璇吗?那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味?
张氏与丈夫对望一眼,换了别的任何事,宝贝儿子这样求,都一定答应了。可是这,这不能啊!胡善祥是皇帝钦点的太孙妃,如何能说休就休?就是孙巧,撇开自幼进东宫自己一手带大不谈,也是正式册封的昭容,好好的怎么能废掉?
自己夫妻说是太子太子妃,其实东宫的事情,还不都得听皇帝的?东宫的宫僚,还有不少关在诏狱呢,杨溥黄淮,都是对东宫忠心耿耿的,太子救得了哪个?自己保住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