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有情调(第1 / 1页)
“是啊,我对徐书纪的话深有同感。别的乡片我不知道,但是乌有片的情况我是知道的。我在乌有片的五年,每年过年的时候,特困户家庭是最孤独最凄凉的时候,别人家张灯结彩,红红火火过春节,就这些家庭,在寒冷中等待,他们的生活,因为贫穷而绝望……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的关心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就如徐书纪说的,就是雪中送炭,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温暖,是希望,更是感动。让每个特困户过好春节,应该成为我们年终的一件常规和固定工作,不是走过场,而是扎扎实实把温暖送到每个特困户家庭。”于少锋也深有感触地说道。
古丽青笑着看了看徐文娟和于少锋,知道其他的人可能也不会再表态,她很高兴地说道:“刚才几位的意见都很好。蒋次长说,年底的工作很忙,这也是事实,我们每天的工作都忙,年底更是忙上加忙。但是,正如刚才张书纪,徐书纪和于副次长说的,我们的温暖要做到雪中送炭,对于那些特困家庭,如何过好春节,是他们年底最大的事儿。那么,我们五套班子分头行动,划定几个片区,把温暖送给特困户家庭,这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走过场,确保特困家庭不遗漏!”古丽青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让需要关爱的家庭得到关爱,是确保我们这次工作有意义的关键!把温暖和爱心送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这次送温暖活动的意义所在。办公室先让民政局上报各乡片汇报上来的特困户名单,我们先摸个底,看看具体有多少户,然后再来安排走访的人员和路线。”
蒋能来说完,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后靠着椅背,环视全场。
张浩威知道,蒋能来这是又要公然反对古丽青的决定了。
他现在还不知道古丽青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体现新上任的集团书记对民众的特别关爱?还是为了借着这个机会去多露露脸?或者这背后还有更深的意图?他不得而知,但是,他相信,古丽青既然选择了这样做,一定有她的理由。每个乡片每个村的特困户都去走访,这是个巨大的工程量,就是分头走访,也是需要些时日的。但是,他也相信,这样做的效果一定是不错的,一定是得民心的。所以,他要无条件站出来,力挺她。
张浩威想了想,说:“古书纪的建议,我觉得不仅理论上很好,实践上同样是很好!借着过年这个机会,我们五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队,走访乡村贫困家庭,这不仅仅是送温暖,更是体现我们真正关心特困家庭,真正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头。我们是基层领导,其实真正下乡走访的时间却是不多,不接地气,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接地气,无法真正了解百姓的冷暖。乡村特困家庭究竟有多穷困,不下去亲眼所见,我们不会有切身的体会。所以,这次下乡送温暖,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举措,也很有必要!”
张浩威说完,看了看古丽青。
“明天,我们就将红红火火地入住新楼,这是春江历史上的大事,更是我们在座的各位的大事。新的办公大楼,在我们的财力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力求做到最好。无论是室外的绿化布置,还是室内的装修设计,办公用品,都是按照花最少的钱办最好事的宗旨,去采购布置的。现在这座新的办公大楼,不说是江油集团最好的集团级集团大楼,至少我们在隆江集团的两集团两区里,是说得过去的了。当然,我们也不是要争什么第一,办公大楼的用处就是用来办公,一切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兼具现代化的美感。只是,我们这座大楼,在最初的设计定位上太过于个人化,以至于我们后来要改变,都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整体的框架设计已经成型了,要改也只是内部的小改动。华兴公司在这方面也是下了功夫的。装修装出了个性,也装出了实效。相信,这个大院,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春江的对外门面。明天良辰吉日搬迁入住,相信在座的各位入住新楼后,都将迎来好运!”
蒋能来很是慷慨激昂地说道。
古丽青知道他的意思,他就是要贬低李健楠定位的这个楼设计得不好,因为当初是李健楠拍板用这个方案的,其他人纵然有意见也不敢吭声。这栋楼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黄”字,浓缩的就是李健楠的个人主义思想,霸气外露。当年蒋能来在这件事上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所以至今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如今终于可以吐出来了。扁担倒了就是蛇,这是春江人的古话。李健楠已经倒了,蒋能来怎么评论他,都是蒋能来的事儿了。
对于蒋能来刚才的论调,古丽青听着却是心里不爽,她接过话头,说:“新集团大院的竣工落成,确实是春江的一件大事。从规划到现在,经历了七八年的时间,耗时之久,历经波折,明天,我们在座的各位终于有幸,可以告别这栋老楼,进入新的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办公,这也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没有前人的规划和建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这份幸运和享受。所以,不管这个大院经历过什么,我们每一位能入住的干部,都应该心存感恩。我们的事业也一样,都是在前人打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没有前人的基础,就没有我们今日的成绩。”
古丽青说完顿了顿,看了看旁边的蒋能来,发现蒋能来嘴角露出那么一丝鄙夷的微笑。
古丽青微微一笑,她自然明白张浩威对她的只持。
张浩威说完,现场出现了短时间的沉默。
徐文娟看了看大家,发现没有人发言,她挪了挪本子,开始说话了。
她说:“我在乡片工作了十几年,对乡村的特困家庭还是比较了解的。都说穷人家的年难过,也只有穷人自己才知道有多难过。每年领导选择慰问的对象,就那么几家,而且年年都是老对象,更多的特困家庭,是在清锅冷灶中度过除夕之夜的。他们的冷暖也只有他们自己体会得到。古书纪说今年要把慰问的对象扩大到每村的特困户,这是让人感动的举动。更是深得民心的行动。这样做了,我们党和集团在他们心里的形象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其实,真正需要关心的人,就是这些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存那么艰难,给他们温暖,就是雪中送炭。多一些雪中送炭,是老百姓最渴望的。”
徐文娟刚调查了那么多的特困户家庭,他们的情况,依旧历历在目,有些家庭的贫困,真正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她真的希望,这些每天都在办公室里指手划脚,玩弄权术的人,能多到乡村去走走看看,或许对他们的心灵能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他心里在想什么,古丽青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把所有的功劳背到自己身上,把一切的不利都推给别人,这就是蒋能来的做法。古丽青自然不能让他这样来说李健楠。本来这样的场合,她不应该为过气的李健楠力争什么,但是心里的那口气却是咽不下去。
看到蒋能来没有什么反应,古丽青接着说:“搬新家过新年,这是高兴的事儿。但是,我们也应该想到,还有一些贫困人口,不仅无法搬新家,他们有的甚至连这个年都不知道该怎么过。所以,岁末年尾,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乡村,去看看那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给予他们一些关怀和帮助。冬天是寒冷的,但是我们要把温暖送到那些需要关爱的人们家里,让他们感受到集团对他们的关心。往年,我们也会开展这样的送温暖活动,今年,我建议把这个面要扩大一些,尽量把关爱送到每个乡片每个村的特困户家里,建议集团、集团、人在大和政协、纪检五大班子成员,都行动起来,分头走访,让这些特殊的家庭能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
蒋能来看了看古丽青,有些不明白,她怎么突然间提起这个话题?把面扩大?什么意思?难道要每家每户都送到吗?要如此劳民伤财干什么?温暖年年送,大家都心知肚明,领导下去走走,镜头跟着拍拍,电视里露个脸面,这事儿也就算是做了!那么多的乡片那么多的乡村,每个乡村都有特困户,要基本送到,这年前都得忙死了!他玛的,做个样子也要做得这么累么?蒋能来心里很不痛快。
“古书纪刚才的提议,我觉得理论上很不错。每个特困户都需要关心和关爱,把党和集团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这也是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蒋能来说道,“但是,我不主张把面铺得那么广。因为年尾的工作很忙,我们大家都要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工作上。顾此失彼,反而得不偿失。温暖年年送,领导走几家,这是惯例。对于那些特困户,我倒是建议可以让各个乡片自行解决,把过年的大米和油发放下去,一样可以体现我们集团的关心和关爱。没必要亲自下去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