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0(第3 / 5页)
这是当时布瓦洛老夫人的原话。为了爱情的年轻女性,终究是放弃了画,孤身一人走了。
后来的事情就如同每个现实中的夫妇都要经历的一样:日常的琐碎与经济的窘迫击败梦想,查理妈妈提出向父母低头,可瓦朗丹不同意。
瓦朗丹恶狠狠地说。
接着他讲述了当年的事情。
至少有一部分传言没错,当年的瓦朗丹的确是个到A镇走访的旅客,并且就是为了布瓦洛夫人的画作来的。
经由警方调查,学生时代的瓦朗丹也是位学画的,却因为家里人不同意,被送去成为了一名军人。
退伍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回家,而是来到了A镇,为的只是见一见布瓦洛夫人的那幅画。
尤利安很想反问,不然呢?他当然对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只是查理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他放学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还有保护。同样是在亲戚家长大,尤利安太明白这种感受了。
他差一点就忍不住怒火,反讥回去——毕竟他的父亲是个利用他的罪犯,总得有人去照顾查理。
可是在开口前一刻,尤利安猛然意识到了什么。
瓦朗丹说这话时脸上带着些许愤怒,那几乎与尤利安的心情如出一辙。
愤怒,他有什么理由愤怒?
他见到了,不仅如此,还见到了布瓦洛夫人的后代,查理的母亲。
一位单身的男性和一位年轻的姑娘,两个人一见钟情。瓦朗丹在看到画后第二天就走了,可是却把自己的地址留给了查理妈妈。
书信来往,异地相思,最终无法忍受距离和久别的姑娘,选择离开家乡,去找瓦朗丹。
临走前查理的妈妈要带走那幅画,被她的母亲阻止了。
“人可以走,但是画不能带走。”
尤利安免不了想起了第一次电话中瓦朗丹的那句“你是查理的什么人”。
他好像懂了。
懂得为何查理的母亲归来后不久便绝望的逝世,懂得查理的那句“外婆说,妈妈像极了祖先”是怎么回事。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他继续说,“你为什么要那幅画?”
“因为那本来就应该是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