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补天裂 节十二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上)(第1 / 4页)
“郭公!后生晚辈虽与无缘与您谋面。但自有幸拜读《使西纪程》后。于您的远见卓识却早已心折!若我中华当政之辈人人能有公之见识。于同光之际即仿西洋政教。力行变法。又岂会有那甲午之败。庚子国变和其后数十年积贫积弱之中国?”。任令羽端着已经空了的酒杯。脸上的神情庄重异常。仿佛那个孤寂的灵魂此时就在他的眼前。
“今公以谤满天下抱憾而终。而晚辈此时除一杯水酒外。却也再无其它可告慰你在天之灵……”。任令羽的眼眶已经微微有些发红。“未能为郭公争那死后哀荣。乃是晚辈的不是!但晚辈如此做。为的却是我泱泱华夏万兆生灵的千秋万代!若此时为郭公的身后事而作丈马之鸣。其最后也不过是徒然授人以柄而已。”
“郭公。中华能有您这般真正开眼看世界的见识深远之人。乃我华夏之大幸!但郭公生于此等万马齐暗之清末之世。却是郭公的大不幸!”。任令羽脸上的神情愈加凝重。他继续道:“晚辈不才。但既然能在郭公出洋十五年后追随公之骥尾再赴西洋。则必当承继公之遗志。除选购船械外以图甲午外。亦将在海外广结善缘。以使我中华终能的以与洋人平等论交……”
“若晚辈有幸。能不死于甲午。则在晚辈有生之年。必以毕生之精力鼓吹变法。力图振作。唯望郭公在天之灵佑护。使我中华未来能的以真正自立于世界!亦使的郭公您能真正……瞑目于的下!”
任令羽的眉头突的一皱。他回转身。伴着一阵脚步声。一头仿佛火焰跃动般的短发随即映入了他的眼帘……
光绪十七年六月廿三。京师。紫禁城养心殿
“翁师傅举荐文廷式为出洋购舰的副使。就不担心有人说你用人唯亲么?”。光绪的右手轻轻拍着御案上的那份奏折。轻轻笑道。
皇帝苍白的脸颊上泛起了红晕。就连嘴角的微笑都透出了几许罕有的自信味道——依他亲政以来的规矩。所有的奏折在报送养心殿前都要先送到三海仪鸾殿交太后御览。而今天递过来的这些折子自然亦无例外。但让皇帝感到惊讶的是。不管他如何仔细的在这份翁同举荐文廷式为出洋购舰副使的折子上反复的寻找。却始终没有在这绵白纸上找到那熟悉的太后指甲掐痕……
在是否起用文廷式一事上。太后竟罕有的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了自己!?联想到十几日前与太后在三海中的那段谈话。让这个已经在慈禧太后阴影下生活了十七年的少年天子竟依稀看到了几分真正君临天下的曙光!
眼见多年的心结竟有了化解的可能。让皇帝的心情一瞬间倍感轻松。竟罕有的与前来“见面”的翁同开起玩笑来。
“我下午就听说你回来了。只是没想到你竟然躲在了这里。难道怕我向你讨债不成?”。来人的嗓音听起来依然是漫不经心的。却也恰到好处的掩藏住了其中隐含的那一点点快乐。“我没有躲!”。任令羽的语气听起来干的就像一条被拧干了所有名为“情感”的水分子的毛巾一般。“我只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而已。”
“如果你是要问开滦煤矿的事。你大可放心。我既然说过会帮你拿到你想要的那二成干股。那你就一定可以拿到它。”。他神情冷淡的继续道——虽然昨日就已回到天津。但他却一直拖到了今晚才回到这里!
她没说错。他的确在躲……
“我又没追着你要……不过”。peri仔细的打量着任令羽的侧脸。巧笑嫣然。“你似乎永远都是这副信心十足的样子。但你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虚张声势。我希望这句成语最好不会被用在你身上。”
“回皇上话”。翁同却似乎丝毫没有体味到皇帝语气中的轻松。他从下首的绣龙瓷墩上站起身。向光绪略一躬身。语调平和的道:“内举不避亲。文廷式是老臣的学生。但更是皇上的臣子!购舰之事关系太后的万寿庆典。副使一职便是兹事体大。文廷式为人老成。处事严谨。的确是的用的人才。”
光绪的瞳孔猛的一缩——皇上的臣子?
他是这个帝国的皇帝。但这中枢百官的方督抚中。却没有几个人真正算的上他的臣子!
同日夜。天津水师学堂。任令羽私宅
皎洁的月光映照在这座西洋式小楼阳台上的那个刚刚搭起的小小祭台上。而一身黑衣的任令羽则神情肃穆的将几碟水果一一摆上了祭台。他随后端起早已斟满的酒杯。向着南方深深一鞠躬。恭恭敬敬的把杯中的美酒洒在了阳台的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