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洋相(第1 / 2页)
薛崇训愕然,面上却依然保持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微微摇了摇头。吐蕃人见到王位上一系列的小动作,真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有什么蹊跷,又见薛崇训摇头心道莫非礼物不够丰厚?
“行啊,一会我让亲王国丞想法给你附籍,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不过……你每日就到这里来上值好了,每十天有一次休息,其他时候都得来报道,必须遵守王少伯起草的各种内部政令。”薛崇训笑道,“现在我要出去见客了,你在这里歇歇?”
薛崇训不动声色地瞧着眼前发生的事,心下已想通了关节,觉得有些好笑……白无常虽然失礼,可人家没说错啊,薛崇训也觉得这些吐蕃人的穿着好生奇怪,看着碍眼。不过他们还是比突厥人要多少文明那么一点:至少吐蕃人还梳了些小辫,突厥人直接披头散发。
薛崇训等一干人到了敞殿,就见殿中间已有几个人在那里等着了,他们正在东张西望观赏敞殿中的摆设器皿。看样子这几个吐蕃人是第一次来长安,吐蕃境内就算是逻些城肯定也没有这么精巧华丽的建筑。
这时吐蕃使者掏出一份东西来说道:“这是末氏大人备的一些薄礼,不成敬意,请晋王笑纳。”
风满楼是个二层的建筑群,作为亲王国的主要建筑,修在高高的台基上,虽然和大明宫的宫殿规模没法比,但坐北向南的气势还是足够的。按照薛崇训的意思,第一层主要是一些官署,上了外置的石阶可直接到第二层,正面最大的就是一间敞殿,只有两面土夯板筑的墙,东西两面完全没有阻隔,中间以大柱子支撑。
薛崇训转头对白七妹低声道:“你不去拿,难道要我当王爷的亲自跑下去?”
别瞧大伙儿一见面就说说水土啊天气啊之类的,好像很自然随意一般,实际上以薛崇训今时今日的地位权势和外国使臣见面是算得上邦交大事了……国家大政,一个站在旁边应该是跟班一类的人插什么嘴,按照常理是要治罪的,这种场合事关礼仪,和平常根本是两码事。就比如平常上下顶嘴没事,要是在战场上将士对上峰的命令顶嘴,那就是违抗军令,可以马上砍了!
她一说话全殿都沉默了,气氛马上变得十分奇怪,官吏们不禁悄悄看了上来。白七妹见状脸色也变得尴尬起来,无辜地左右看了看又看向薛崇训。
吐蕃使者一言不发,好像在等着薛崇训治这个不知规矩的人的罪。不料薛崇训没表示……这就让吐蕃人摸不着头脑了,压根想不明白现状。
不料就在这时白七妹竟然插嘴道:“你们穿成这样,我都替你们热。”
这时有个吐蕃人好言道:“吐蕃气凉,也不产丝绸,况且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故而今日我们如此着装并无失礼之处,以前吐蕃遣唐的使者也是这般打扮,也无不妥。”
他便穿戴整齐,出门去了,白七妹自然跟着一路去,她还穿着那身不伦不类的袍服,薛崇训也懒得管她。府上的人认识她知道是怎么回事,要是不熟悉的人见薛崇训身边有个穿成这样的女人估计还会纳闷。
白七妹转头背着下面做了个鬼脸,只得走下台阶去了。王位后面还有两个奴婢,她们是能看见白七妹面向这边做得鬼脸的,差点没笑出来,俩人的脸都憋红了忍住。
薛崇训无奈,虽然心里随时担心她做出什么不合规矩的事来,但身边有个这样一个活泼的少女却一点都不觉得闷,倒也少了许多寂寥。
等白七妹下去拿了礼单上来递到薛崇训面前时,又在他旁边耳语道:“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三娘常跟在你的身边,你是不是也让她做过今天那种事?”
白七妹哼了一声道:“我要跟着你去见外国使节,就想瞧瞧你在人面前是怎么装模作样的!”
然后寒暄了几句,说点无关紧要的话。薛崇训随口问他们在长安是否服水土之类的,正使说道:“就是天气很热,比吐蕃炎热多了。”
明明是唐朝这边的人先失礼“出言不逊”,吐蕃人也不能发火还得陪着好话,真是和他们提到的以往的吐蕃使者差别太大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自从乌海之战后,吐蕃人在长安再也牛气不起来。更何况现在这拨人是末氏的使者,有求于唐朝廷,他们能怎么样呢?
进来的吐蕃使者一共三人,站得靠前那个应该就是正使,说得一口口音不纯的汉话,至少那句“拜见晋王”说得比较流畅。见面自然先是自报姓名,姓氏是末,至于名字薛崇训就记不住,因为是音译成汉字的名字。他的名字也就能在一些公文上出现,平时要让薛崇训等长安贵族叫出名字来实在有点困难。
白七妹刚才感受到了尴尬的气氛,也情知自己失言,这事儿还好乖了一会,没有再接吐蕃人的话了。
吐蕃人见有人向正北的座位上走去,也就停止了张望,前后站定。薛崇训在王位上坐了,白七妹自然不能坐只能站在屏风前面,实际上殿中的官吏大多都只能站着,只有一两个书吏坐在角落里因为要用笔站着不好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