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热闹(第2 / 2页)
“具体的事儿,需要多少款项,如何拨付,你找薛六说,拟好章程条目给我过目便是。”薛崇训说道。
薛崇训本身倒是经常出入宫闱,见惯了这些玩意,不过很多人是没有机会参加宫廷宴会的,自然也很少见到这些华丽的玩意,兴致很高。
待李毖走了之后,他端起茶杯毫不文雅地大喝了一口,搁在案板上便站了起来,差不多又该出去和来客们谈笑应酬了。
那是太平公主亲口下旨从大明宫教坊司派来的宫廷乐工,从穿着打扮到舞姿都正宗宫廷歌舞。曼妙的身姿、长长的衣袖,美丽非常。
帘外的嘈杂声一直“嗡嗡……”的,让薛崇训这宅子就跟菜市场一样吵闹,颇让他有些烦躁。不过也是没法子的事,就当是工作的一部分好了。
李毖拱手表示感激时,薛崇训又道,“知道为什么吗?”
这时薛六又说道:“对了,他说伯父是李鬼手,老奴也没听过李鬼手有几个侄子各叫什么名字,也不知他说的是不是实话。”
“因为伯父与王爷的交情?”
“李……毖?”薛崇训皱眉思索了片刻,真就没想起来什么时候听过这名儿。
薛崇训笑道:“我就知道不把话儿撂明了你是猜不清楚的,也罢,反正我不会承认现在说的话……你说得对,华夷之辩咱们英雄所见略同,但我不想世人确定我的立场,所以我在实处支持你们,场面上你我并无瓜葛。”
薛崇训在客厅暖阁里满面笑意很开心的样子,仿佛很受用“王爷”这个称呼,甚至有时候他说话也自称“孤”来了。大家都认为他心情很好。不过他自觉是百无聊,满口废话。倒是跳舞的那些舞姬能让人欢喜一些。
他抖了抖紫袍,戴上帽子便向外走。大厅里的歌舞还在继续,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乐工歌姬们换着花样表演乐不知疲。那些身作低胸薄裙的女子脸上都挂着甜甜的笑意,但谁也不知道她们心里究竟喜欢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卖弄身姿。
可是有时候是没办法的事,无论是你想见的、不想见的人,身在这个位置总是要维持各种人脉。薛崇训立了功受了封,按常理是需要置办宴席宴请宾客同僚的。于是安邑坊的河东王府再次热闹起来了,幸好大门外边是宽阔的北街,否则真要交通拥堵不可。来的人很多,前院的各处厅堂、空地上都摆上了酒席,因为薛崇训是太平公主跟前最得信任的红人,人们给他面子就是给太平一党的面子,大凡在京里有点地位的,谁不想来?
在人来人往的火热环境中,薛崇训反倒觉得有些寂寞起来,各人挂着各人的面具,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仿佛都像程序一样早就定好了。
有的人喜欢门庭若市的红火劲,但薛崇训对闹哄哄的人堆场合并不感兴趣。嘴里说着各种场面话,身不由己地应酬,就算是有些很喜乐嘴皮子很会说的同僚讲讲官场趣味,或是来几段隐晦的荤段子,也提不起他的兴致。
吃过午宴之后,薛崇训入内休息,这时薛六进来说道:“有个叫李毖的人自称与郎君认识,想单独一见,郎君可认得此人?”
李毖皱眉愣了愣,忙道:“王爷果然是胸怀坦荡之人,多谢实言相告。”
“孤只是业余……就是好而不精,恐贻笑大方。”薛崇训随口谦虚了几句,但这种场合大家就是图个乐子,他一个王爷弹得不好也没什么,于是便入场合奏,其乐融融。
薛崇训笑而不答,这个李毖看起来比王昌龄结实高大,可有些见识实在还是不如王昌龄有头脑,暂时没发现可重用的必要,不过先把缘分结下,可以瞧瞧那个书社究竟能不能在士族中发展出影响力。
无疑河东王府里的酒宴是非常豪华的,不光请来了教坊司的乐工,连音乐名人李龟年也在场伴奏。此情此景让薛崇训再次感叹,以后杜甫结交了李龟年后,他的诗会不会真变成“河东王府寻常见……应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酒到酣处,李龟年弹琵琶,邀请薛崇训也参与:“闻得王爷好琴,不如合奏一曲《三河乐》如何?”